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是神经科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其病因复杂,危险因素较多,危害极大,致残、致死率较高。随着对SE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SE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不但其表现形式多样,其预后和转归也大有不同。因此,给临床的诊断和救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研究旨在通过对SE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尽量从中挖掘出共性的特征,探讨其发病危险因素和预警价值,为预防临床高危人群SE的发生和复发提供一点参考;并对患者的治疗情况加以总结,探讨SE的有效治疗策略,以期提高SE救治水平,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同时为其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指标。 第一部分: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病危险因素和预警价值分析 研究目的: 探讨SE的发病危险因素及其预警价值。 研究对象: 于2000.1~2009.11入住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的SE患者。 纳入标准:①符合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标准即1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频繁发作间隙期意识不恢复超过30分钟[1,2];②病历资料记载完整。 排除标准:①病史不详、病历记载或临床常规检查项目不全面者;②入院时已终止发作者;③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连续治疗者。具备上述3条标准中任何1条即不能入选。 所有符合标准的SE患者共98例,其中男69例,女29例,患者年龄1~78岁,平均年龄(26.3±16.9)岁,中位数年龄为21岁。 研究方法: 1.临床资料的收集。回顾分析住院病历,按照诊断标准收集98例S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年龄±5岁和相同性别作为配对条件进行1:2配对,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196例未发生SE的癫痫患者为对照组。 2.统计方法。有关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取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人口学资料、SE的促发因素和诱发因素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SE的发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E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危险度,并建立预测模型。 研究结果: 1.年龄:SE患者患者年龄1~78岁,平均年龄(26.3±16.9)岁,中位数年龄为21岁。 2.性别:本次检查男女患病率分别为70.41%和29.5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3.类型: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发病率较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高,占82.65%,NCSE为17.35%。 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α=0.05水准上,SE发病危险因素按影响作用的大小依次为病毒性脑炎急性期(OR值为4.550)、脑血管病(OR值为3.972)、颅脑损伤(OR值为1.811)。模型预测准确率为71.1%。 5.有癫痫病史的SE患者占47.96%,其发生SE多与抗癫痫药物(AEDs)浓度不足或突然停药、精神刺激、呼吸道感染并发热、大量饮酒等因素有关。 6.以SE起病的为52.04%,与病毒性脑炎、脑血管病、颅脑损伤等急性CNS损害有关。 研究结论: 1.SE平均年龄(26.3±16.9)岁,中位数年龄为21岁;男性较女性多;CSE高于NCSE;首发即呈SE的患者比例为52.04%。 2.急性病毒性脑炎、严重的脑血管病、颅脑损伤等因素是SE的主要发病危险因素。 3.突然减药、呼吸道感染并发热、精神刺激等应激因素是癫痫患者发生SE的主要诱发因素。 4.首发即呈SE的多为急性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所致,其中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多见,可见急性CNS损害为SE的促发因素。 第二部分: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和预后评估 研究目的: 总结并探讨SE的治疗策略,筛选影响SE预后的相关因素,为SE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研究对象: 收集2000.1~2009.11入住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的SE患者。 纳入标准:同第一部分。 排除标准:①病史不详、病历记载或临床常规检查项目不全面者;②入院时已终止发作者;③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连续治疗者;④既往有较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病史者;⑤既往有精神障碍病史。具备上述5条标准中任何1条即不能入选。 纳入SE患者共98例,男性69例,女性29例;年龄1~78岁,平均26.3±16.9岁;来自城市的52例,农村46例;既往有癫痫病史47例,首次发作即呈SE为51例。 研究方法: 1.收集资料并且分析抗癫痫治疗和脑电图情况。 2.重新评价疗效。疗效评定标准:①有效:3h内癫痫控制或发作频率减少或转为间断发作;②无效:治疗3h发作频率无减少。 3.对所有患者以出院后1年为时间点进行随访,对预后情况进行总结。预后评价标准: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分为①良好:无致残、致死等不良事件发生;②不佳:发生语言、智力、肢体等残疾、植物状态生存乃至死亡等不良事件。 4.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 5.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处理。 研究结果: 1.严密的生命体征、长程脑电及血药浓度监测下控制癫痫发作安全可靠,便于分型、调整治疗和观察预后。 2.通过口服或胃管注射、灌肠、静脉注射等多种途径给药,可以更好的控制癫痫发作。 3.间断的地西泮的静脉缓慢注射联合苯巴比妥静脉微量持续泵入联合治疗SE有效占59.18%。 4.脑电图特点:连续脑电图(CEEG)以周期性或节律性棘(尖)波、棘(尖)-慢复合波、弥漫性慢波及慢波节律为主;起病后癫痫样放电灶多发散在和慢波较多者预后较差。 5.疗效:总体疗效好,有效率达到91.84%。并发症以肺部感染最多,占38.78%,约28.95%的肺部感染者行机械通气。 6.预后:本组SE患者治疗后总体预后好,死亡率7.6%,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14.46%。CNS病变、男性、成人、CSE、并发肺部感染者预后相对较差。 研究结论: 1.严密的生命体征、长程脑电及血药浓度监测下给予足量AEDs控制癫痫发作更加安全可靠。 2.选择苯二氮卓类的药物地西泮静脉注射和苯巴比妥的持续静脉微量泵入治疗SE疗效确切。 3.SE的疗效较佳,死亡率和致残率远远低于国内外报道水平,预后不佳与病因、起病后脑电图表现、男性、成人、CSE、并发症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