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安克洛酶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f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对重组安克洛酶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过程进行整体评价,以支持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并为临床提供参考,同时为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方法:  建立了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分析Wistar大鼠血清中rAncrod的浓度并对其进行方法学确证;研究rAncrod在Wistar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25I标记法对rAncrod在Wistar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排泄和代谢进行研究。  结果和结论:  1.测定Wistar大鼠血清样品中重组安克洛酶含量的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确证  创建了专属性好、准确、精密度高的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线性范围为0.1~200 ng·mL-1,最低定量下限为0.1ng·mL-1。结果表明重组安克洛酶的日内精密度为(5.4~13.9)%,日间精密度为(1.1~17.4)%,准确度为(0.7~4.7)%;血清样品没有稀释效应;血清样品于-20℃放置2个月稳定,均能满足方法学的要求。  2.Wistar大鼠尾静脉推注重组安克洛酶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Wistar大鼠尾静脉推注三种剂量(1.08,3.24,9.72μg·kg-1)重组安克洛酶后,于不同时间取血清样品,并用上述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平均消除半衰期t1/2依次为(3.61±0.90)、(8.82±1.70)、(13.46±1.17)h,三个剂量组的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last依次为(4.38±0.60)、(25.74±4.45)、(209.3±39.18)h·ng·mL-1,比例是1:5.8:47.8,与给药剂量(1:3:9)不成正比例增加,提示在1.08~9.72μg·kg-1剂量范围内药物在体内的消除可能呈现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的特征。  3.Wistar大鼠尾静脉推注125I-rAncrod后的组织分布和血清动力学研究  Wistar大鼠尾静脉推注(化学剂量1.59μg·kg-1即2.2IU·kg-1,放射剂量406.6kBq·kg-1)125I-rAncrod后于推注结束后0.25h、2h、6h处死动物,取各组织器官或体液,称重剪碎后加三氯醋酸沉淀蛋白测定其总放射性浓度,并于离心后测其酸沉后的放射性浓度。结果表明尾静脉推注给药125I-rAncrod后15min各个组织中均能检测到放射性药物,说明该药物能在大鼠体内快速广泛的分布。给药2h后胃肠内容物中的放射性较高,可能是由于药物的碱性片断通过胃肠壁分泌入胃肠道。此外,脑、脊髓、脂肪、肌肉中的药物浓度一直较低,提示药物不易进入脂肪和肌肉,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不易进入神经系统。经T检验比较发现,绝大部分组织相同时间点雌性和雄性大鼠间的浓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Wistar大鼠尾静脉推注(化学剂量1.59μg·kg-1即2.2IU·kg-1,放射剂量406.6kBq·kg-1)125I-rAncrod后,分别于推注结束后0.25h、2h、6h眼眶静脉取血,离心并测定其放射性。结果显示血清的消除半衰期为(4.71±1.74)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last为(30.47±3.41)h·ng·mL-1,药代参数没有雌雄差异。血清色谱图表明,在不同时间点可以检测到原形药物和小分子代谢产物峰。  4.Wistar大鼠尾静脉推注125I-rAncrod后的排泄和代谢研究  Wistar大鼠尾静脉推注(化学剂量1.59μg·kg-1即2.2IU·kg-1,放射剂量放射剂量229kBq·kg-1)125I-rAncrod后不同时间点收集粪尿和胆汁样品。放射性主要从尿中排泄,48h尿中累计排泄量占总给药量的(70.1±6.4)%,粪便中的累计排泄量占总给药量的(10.4±3.0)%,粪尿合计(80.6±6.6)%,雌雄排泄量基本无差异。而给药后48h从胆汁中回收到给药量的(7.7±2.7)%。结果表明,125I-rAncrod在大鼠体内主要的排泄途径是以肾排泄为主,粪便排泄为辅。粪尿色谱图显示放射性主要来源于原形125I-rAncrod的小分子代谢产物,胆汁中存在原形药物和小分子代谢产物,到48h粪尿和胆汁中的原药和代谢产物基本已经代谢完毕。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γ-羟基丁酸受体(gamma-hydroxybutyric acid receptor,GHBR)-抑制性G蛋白(inhibiting protein,Gi)信号通路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
摘 要: 所谓的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给学生营造问题氛围,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最终掌握相关数学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趣味故事、生活实际、教学重点创设问题情境展开论述。  关键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一理念带来了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具有“生活味”的数学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数学回归生活。但如今数学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生活化、情境化呈泛滥的趋势,这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情境化直接导致了学生思维的卡通化、浅表化”。由此,
摘 要: 数学习题课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课型,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高效的习题教学在深化活化知识、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应变能力、及时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效果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习题课 创新意识  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人们对新授课的研究比较多,外出听课学习也基本上都是听新授课,而对习题课的研究则比较少.习题课对大多数老师来说是相对轻松的课.殊不知,在数学教学中,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与教材与教师与权威的不同见解,转变学习方式,培养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发展创新的能力。  数学是一种图形化、符号化、抽象化的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结合起来,从贴近学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