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霖是中国会计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实践家。他将毕生精力致力于中国近代会计制度的建立。通过著书立说、创办会计补习学校,他将近代会计制度介绍到中国并努力使其在中国得以实践推广。谢霖一生从事会计事业,1905年东渡日本选择商科为所学,回国后被晚清政府授予商科举人。留日期间他与孟森合著的《银行簿记学》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影响力的第一部系统介绍会计知识的著作。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因中国无会计师,中外涉讼案中洋会计师往往偏袒外国人,鱼肉中国人民。出于此,谢霖呈请北洋政府建立会计师制度,从而改写了中国无会计师的历史。他从理论到实践,将其会计师思想付诸实际,创办正则会计事务所。由于公正服务,声誉良好,事务所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与此同时,他还在全国各地设立正则会计补习学校,培养大批应用型会计人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商业的发展与新式会计人才不足的矛盾。在致力于培养会计人才之余,谢霖还发起组织京津会计师公会,为会计师争取合法权益,提高会计师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会计是一种制度安排,信誉是会计制度的基础。本文以谢霖为研究对象,力图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探讨谢霖对中国近代会计制度的影响。内容涉及谢霖的会计师思想、银行会计思想、学术成就及实践成果,揭示谢霖的创新精神与勇气,从而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近代会计制度在产生之初所遭遇的种种困难。会计师是一个新生行业,以记账、查账为其主要业务。然而,“查账”与中国传统文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相左,有碍信用,如会计师在查账时各商店经理人员就很不配合。一般情况下在公司的破产、清算阶段都必经查账程序,因此有人甚至视会计师为“不祥之物”。新式会计较于传统簿记而言,记账方式更繁琐、记账成本高。若采用新式会计,大批传统“账房先生”将面临失业,固受其强烈抵制。谢霖一方面通过著书立说让社会大众了解新式会计,另一方面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用事实证明采用新式会计的必要性及可操作性。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新式会计制度的使用都产生了非常重大的积极影响。谢霖迎难而上,力主改革,最终克服困难得以使这一新生事物在中国有了立足之地,并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促进其发展。新式会计制度的引入不仅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有直接影响,还促进了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加速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充分认识谢霖在中国近代会计制度建立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对当下会计界、教育界的探索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