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行为学改变观察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TCTNS)预处理后对戊四氮(PTZ)诱导的大鼠急性癫痫发作的影响。2.通过检测TCTNS预处理后对海马部位谷氨酸脱羧酶(GAD)表达的影响,探讨三叉神经电刺激抗癫痫可能的机制。3.通过检测TCTNS对大鼠孤束核、蓝斑核、丘脑、大脑皮层和海马等结构神经元内Fos蛋白表达(反应神经元的兴奋性)的影响,探讨三叉神经电刺激兴奋传导的可能机制。资料和方法1.选用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分对照组(假刺激组)和实验组(电刺激组),分别给予连续1d、7d、14d、28d的假刺激和三叉神经电刺激预处理后腹腔注射PTZ,观察给药后2h内大鼠急性癫痫发作行为学表现,行为学观察2h后立即水合氯醛麻醉处死,多聚甲醛灌注固定等,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各区GAD65和GAD67的表达。实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实验组内比较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P<0.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选用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分对照组(假刺激组)、三叉神经电刺激后存活0h、1h、2h、3h、4h、6h后取脑共7组。刺激组刺激参数:频率140Hz、电流10mA、脉宽0.5ms、正相脉冲刺激30s间歇5min,连续刺激2h。对照组刺激参数均设置为0。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电刺激对正常大鼠孤束核、蓝斑、丘脑、大脑皮层和海马等结构神经元内fos蛋白表达和分布,探讨三叉神经电刺激对正常大鼠脑同步化影响的可能机制。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三叉神经预刺激实验中:1.1两组大鼠预刺激后急性发作行为学改变:刺激1d、7d实验组与其相应假刺激组比较大鼠发作程度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连续刺激14d、28d刺激组大鼠癫痫发作程度上较其相应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发作级别较低,持续时间短,无死亡;假刺激组发作程度均较重,持续时间长,分值均较高。在实验中,1d实验组和28d假刺激组大鼠分别死亡2只,7d假刺激组死亡1只。1.2海马各部位均有GAD65阳性细胞表达,但以CA3区和背侧齿状回表达最密集,主要在胞浆中表达。与相应假刺激组比较,刺激1d组大鼠海马区GAD65阳性表达增加不明显(P﹥0.05),刺激组7d、14d、28d大鼠海马区GAD65表达数目明显增加(P﹤0.05),着色增强,并且随刺激时间延长,GAD65阳性表达增加越明显,各时间段实验组间比较均有差异(P﹤0.05)。1.3 GAD67在海马CA2、CA3及DG区表达较密集,也主要在胞浆中表达,与相应假刺激组比较,电刺激各组GAD67阳性细胞光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表达增加与刺激时间长短无明显关系。2在三叉神经刺激正常大鼠后检测脑内c-Fos蛋白表达的实验中:和假刺激组相比,电刺激各组c-Fos表达明显增加。在接受电刺激后存活0h组内即可观察到c-Fos蛋白表达,1小时后表达明显增加,2-3小时达到高峰,4小时开始下降,6小时基本完全消失。表达呈弥漫性,但以皮层、海马、丘脑、下丘脑、孤束核和蓝斑核最明显,不同部位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1.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预处理可以减轻PTZ诱导的大鼠急性癫痫发作,这可能与海马区内GAD65和GAD67阳性表达增多,进而诱导脑内抑制性机制的增强有关。2.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可以激活正常大鼠孤束核、蓝斑、丘脑、下丘脑、海马、大脑皮层等部位,本研究为进一步进行三叉神经电刺激治疗癫痫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