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对/向”+O+V的替换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liuqing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马氏文通》起,汉语语法学界就开始了对汉语介词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范围涉及介词的句法功能、句法特征、语义功能、语用功能及介词语法化等各个方面。可以说,介词研究逐渐趋于细致,但是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师仍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而实则更棘手的介词问题,对象类介词中常用的两个词“对”和“向”亦是如此。本论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在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及配价语法等语言理论的基础上,以介词结构“对/向+O+V”为研究核心,总结分析了以往相关介词研究成果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深入细致地讨论了介词“对”、“向”可替换的条件,最后从学习者及教师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编写教材及编撰词典的建议。希望能对以往的介词研究作一点有益的补充并为对外汉语介词教学提供参考。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总体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第二部分以三个平面理论的为基础,将“对/向+O+V”这两个结构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作整体总结分析。主要目的在于使读者对这两个完全相同的结构的各项功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为下文的进一步分析打基础。第三部分以本文所讨论结构中的核心——动词为中心,以《动词用法词典》及《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词汇大纲》为研究对象,将可以用于“对/向+O+V”结构中的动词进行重新归类,从中找出介词“对”、“向”可以替换的条件。第四部分从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出发,从对外汉语教材的调查入手,指出介词教学给对外汉语教师、教材及教学工具(词典)提出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这是在第三部分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教学实践方法,目的在于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结语中主要总结了配价语法理论下的介词“对/向”的替换规律并重申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指出本文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及今后需要补充研究的新课题。
其他文献
唐彪是明末清初伟大的教育家,他对读书和写作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读书,怎样写作都做了详细论述。唐彪将他的教育理念编撰成《家塾教学法》,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具有科学前瞻性的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自己的心理因素和道德品质不同,他们每个人在学校的表现也就不一样。还有外界因素的变
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是当代享有世界盛誉的女性艺术家,90多岁高龄仍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通过她的作品,我们能看到整个现代艺术所经历的探索历程和对人性与自身情
报纸
目的:评价头穴丛刺结合枕后小肌群训练对脑瘫患儿头部控制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穴丛刺组、头穴丛刺结合枕后小肌群训练组(简称结合组)2组,每组30例,采用粗大运
《家塾教学法》被正式命名为教育法,它是我国正式确认并命名为教育法的第一部教学法作品,可以说是开创了历史的先河,而作为作者的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唐彪也正是因此更为
针对矿用液压支架再制造过程中存在安全稳定性差、效率低等问题,以大型矿用综采液压支架为研究对象,在剖析当前中国液压支架再制造领域发展状况基础上,针对面临的主要问题,结
本文以“甚至”一词作为研究对象,从语言事实入手,利用三个平面理论来分析“甚至”在句法、语义、语用上的特点,揭示出“甚至”在现代汉语中的一些使用规律,全文共分六部分:
自主学习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尤其对于从事教学法研究的师生来说。然而,面对自主学习的诸多定义和理解,绝大多数的人把目光集中在了它的教育教学领域的层面上,而忽视了它的心
中外学者公认,相似性在隐喻构建中是不可或缺的,相似性是隐喻的本质。若没有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任何隐喻均是无本之木。因此,研究隐喻的一个重点应是对隐喻中相似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