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传统时代,作为祭祀孔子、后世儒家先贤兼及社会教化的神圣空间,孔庙备受当政者及儒生推崇。然而晚清以降,特别是入民国以后,伴随着欧风美雨的冲击以及儒学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终结,作为儒学具象化表征的孔庙,其境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1890年代起,因西力东渐以及儒学自身影响力的衰微,孔庙已初见衰颓之势;但致使孔庙境遇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是始于1905年的罢废科举制事件。科举既废,孔庙庙学制度顿失所依,相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时代,作为祭祀孔子、后世儒家先贤兼及社会教化的神圣空间,孔庙备受当政者及儒生推崇。然而晚清以降,特别是入民国以后,伴随着欧风美雨的冲击以及儒学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终结,作为儒学具象化表征的孔庙,其境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1890年代起,因西力东渐以及儒学自身影响力的衰微,孔庙已初见衰颓之势;但致使孔庙境遇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是始于1905年的罢废科举制事件。科举既废,孔庙庙学制度顿失所依,相应,孔庙的兴学功能也因之终结。尽管源于清政府对儒学的工具性利用,1906年祀孔典制得以升格。但囿于资金、时局等因素,时人对此表现出“认同坚守”与“虚应故事”两重面相,孔庙的衰颓处境并未能得到改善。民国建立,孔子祀典因其价值承载与时代精神相违逆而饱受攻讦,毁庙废祀之声不断。不过,由于尊孔派的强烈抵制以及北京政府对儒学政治功能的借用,孔子祀典仍得以保存;但在庙产兴学风潮以及反孔非儒话语的冲击下,祀孔仪轨形式化、现代化则是不争之事实。在庙产方面,1913年教育部提拨孔庙学田为地方办学经费,由此,庙产兴学逐渐成为一股社会风潮。地方各界对此一挟发展现代教育之名的社会风潮反应极为复杂:多数视办学为要务的地方官员以及开明士绅对其持支持态度,大部分保守绅士则因信仰受到冲击而强烈抵制,此中,尤以孔教会反对最力。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应既是新旧观念激烈对抗的现实凸显,亦是利益、权力纠缠交错的直接表现。此外,得益于尊孔崇儒思潮的反复,孔庙修缮活动时起时落,但透过倡修者的身份结构以及修缮缘由不难发现,彼时兴起的修缮热潮多是权力作祟而非信仰使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彰显政权的现代属性,春秋祀孔旧典被废除;然而,此举却引发了以地方实权人物为代表的尊孔派的强烈反弹。不得已,国民政府改为推行兼顾尊孔与反封建双重诉求的孔子诞辰纪念,以期弥合新旧分歧。迨及30年代,为加强民族动员抵御外侮以及借儒学之道统谋治统之存续,国民政府升格孔子诞辰纪念为国家祀典。在国家祀孔传统嬗变的同时,出于发展现代化事业的需要,国民政府深化了庙产兴学运动。但由于庙产兴学范围扩大、相关政策不尽完善以及观念冲突加剧,庙产纠纷更趋复杂。不过,鉴于以孔教会为代表的保守士绅发生了结构性式微,反对庙产兴学之声逐渐衰弱。纵观之,孔庙庙产纠纷反映了国家权力下渗以及地方社会权势关系的深层转变。因应当政者推行的尊孔崇圣政策,1930年代地方社会掀起了一次由官方主导的孔庙修缮活动。受国家政权深入地方以及民众对于修缮活动认同程度不高等因素影响,官方在倡修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修缮活动由此呈现出程序化的特征。纵观孔庙的演变发展,孔庙逐渐由“神圣空间”转变为集公共教化、政治宣教、娱乐休闲于一体的“世俗空间”,其多舛命运折射出近代儒学转型之艰。在近代国家与社会制度转型的大背景下,致使孔庙境遇发生嬗变的逻辑是纷繁多维的。首先,除孔庙政策外,孔庙境遇的嬗变轨迹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近代尊孔思潮与反孔思潮间的博弈对垒;其次,地方社会结构的变动也直接影响着孔庙政策的具体实践。此外,复杂的政治经济生态以及民众多岐的思想观念亦是造成孔庙境遇同官方孔庙政策间出现“实然”与“应然”之别的重要维度。质言之,内外逻辑的共同作用构成了近代孔庙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独特命运。
其他文献
留用日籍技术人员,是战后国民政府处置在华日籍人士的一项重要措施。自侵华战争之前,日本政府便开始向中国大量移民。日伪时期,日本军队对山东地区的占领、日占区殖民统治的建立,为日本侨民的大量涌入以及日本工商资本的扩张提供了便利条件,许多日籍技术人员来到中国。日本侵华战争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生态,致使战后中国科技水平落后、技术人才缺乏。抗战胜利后,以冈村宁次为代表的日方表示愿以技术协助中国。为推动战后国民
盐作为“国之大宝”,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专卖产品之一,因此盐业生产历来备受重视。唐代作为古代盐业生产的重要发展时期,其在生产规模、食盐产量、生产技术等各方面都有重大进步。而唐代盐业的发展进步,与从事食盐生产的主体——盐民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将唐代盐民作为研究对象,从唐代盐民的构成、管理、生产活动以及盐民负担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还原唐代盐民的基本状况与生存环境,并进一步
林甘泉(1931—2017),作为新中国培养起来的一位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在刚进入历史研究领域时,便受到了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直接影响,使他具有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将这种信仰融入到了一生的工作中。纵观林甘泉的史学研究生涯,他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己任,孜孜不倦地推动着中国史学的发展。在浓厚的史学氛围下成长起来的林甘泉,青年时期便具备了坚实的理论基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汉武帝颁布了著名的《礼官劝学诏》,标志着博士弟子制度的确立以及“通经入仕”之途的制度化。博士弟子制度的创设,在汉代思想史与制度史研究领域地位突出,然而其相伴而生的博士弟子群体,却并未受到太大关注。博士弟子群体不仅具有传承和发扬儒家经典的文化属性,而且作为高级官僚的“预备役”天然具备政治属性。博士弟子群体对西汉的政治、文化生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拟从以下四方面对其展开研究。
二氧化碳作为机体新陈代谢和化石能源利用所产生的废弃物,也被认为是绿色的、普遍存在的、可回收利用的C1来源。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固定来实现高附加值化合品的合成,不仅是绿色有机合成化学的要求,也符合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本论文主要围绕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含氮化合物的合成展开了一些研究:第一部分:通过二氧化碳还原性固定选择性形成C-C键:实现胺烯酮的桥联和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该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和农村生产劳动力的不足,致使果蔬产业中人工成本占比较大。为此,研究果蔬采摘机器人以减少果蔬生产成本和降低劳动力的依赖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课题组通过介绍果蔬采摘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目前果蔬采摘机器人作业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强采摘机器人的可靠性、提高识别率和定位精度、扩展设备的通用性以及降低维护和生产成本等发展趋势,为果蔬采摘机器人的发展提供借鉴。
从地铁机电安装工程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安装过程中易出现的难点和重点进行精准施策,同时结合实例,以BIM技术为基础提出地铁机电安装工程的应用模型设计及优化,对地铁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中华民族的深沉文化禀赋,而人类的历史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因此,我国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满足国家创新发展的需要。创新思维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特征,随着创新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迫在眉睫。鉴于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恰当的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历史学是一门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以人
犧牲在廣義上一般包括人牲和動物犧牲兩部分,從狹義來講僅指動物犧牲,主要包括牛、羊、豕、犬等獣牲,其數量龐雜、種類豐富,在宗教神權觀念盛行、祭祀活動頻繁的商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其狹義定義,僅研究商代甲骨卜辭中的動物犧牲,并將其與傳世文獻、考古實物相結合,以期對商代牲祭現象進行研究。首先,對卜辭中的動物犧牲種類及其來源進行歸納分析。商代甲骨卜辭中常見的犧牲可大致分爲飼養和野生兩大類:飼養類
张芝联(1918-2008),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不仅在世界史学研究方面造诣深厚,在史学史及史学理论,中外史学交流方面也均有所建树,是我国世界史学科发展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张芝联一生勤勉治学,学贯中西,为世界史学的研究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张芝联出生于书香世家,饱读诗书,曾先后在上海光华大学、燕京大学,耶鲁大学和牛津大学求学,并把历史学研究作为其治学方向。他的学术生涯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