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节理岩体冻融损伤和破坏模式的试验研究及离散元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ai83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范围内,多年冻土区和季节性冻土区分布范围非常广。而我国的寒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地区及青藏高原区。特别是我国西北地区,早晚温差过大,导致岩土体内部水分出现冻融循环现象,反复的冻胀力使岩体结构发生形变,而这种岩体变形不能完全恢复,反复循环进而加剧了岩石内部的胀缩、损伤和开裂。然而寒区岩土工程往往不仅要面临冻融循环问题,岩体节理内部不同类型的填充物也会对岩体稳定性有很大影响,由于填充物一般在岩体内部,且这些填充物与工程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往往差异很大,前者更容易受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因此当冻融循环作用使岩体内部填充物中的水在低温条件下凝结成冰时,产生的冻胀力使填充节理岩体的损伤加重,最终威胁到寒区工程的稳定和安全。因此本文通过开展一系列室内试验,从宏-微观双尺度研究填充节理岩体的冻融损伤特性和破坏特征,并通过对比离散元数值模拟结果,对填充节理试件在单轴加载过程中的裂纹扩展机理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开展和完成的工作如下:(1)对含不同填充物的节理试件开展了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填充节理试件的冻融损伤规律:不同填充节理试件所受的冻融损伤均随F-T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F-T循环前期(前40次)对试件造成的损伤大于后期(后40次)。通过对比填充节理和完整岩体试件经多次F-T循环后的表面粗糙程度、颗粒剥落程度及峰值强度,得到了岩体的完整性可减小岩体在经历多次F-T循环后所受冻融损伤的结论。(2)总结了不同填充物对试件破坏模式的影响,填充节理试件一般呈“斜向对角连线型”破坏;完整岩体试件一般呈竖向的劈裂破坏。对比了不同试件在单轴加载下的峰值强度,并分析了不同填充物对试件峰值强度的影响,指出填充物的强度越高,填充节理试件的峰值应力越大。(3)对各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孔隙率增加率、主孔喉占比增长率、峰值应力损失率、峰值应变损失率和损伤变量等物理力学参数进行拟合,结果表明F-T循环对黏土和石粉填充试件的峰值应力影响较大,对水泥和石膏试件的峰值应变影响较大,且再次验证了 F-T循环前期对试件造成的损伤大于后期的结论。(4)对不同填充节理试件的表面、破坏面及其内部填充物开展了 ESEM试验。观测到经历了多次F-T循环后,白砂岩及填充物出现矿物断裂、颗粒胶结松散化及颗粒间微裂隙发育等微观损伤,这些现象与室内试验观测到的试件表面粗糙、填充物流失和颗粒剥落的宏观损伤现象吻合。且通过观察破坏面出现的“不平整断面”和“河流状擦痕”等微观颗粒特征分析了该处破坏面的破坏类型。(5)利用PFC2D中自带的FISH语言,并基于其中的Thermal模块编写了冻融循环和单轴压缩试验的相关程序,并利用该程序观察到F-T循环后各模型形成的“冻胀裂纹集中区”,分析了不同模型的冻融损伤规律和冻胀裂纹扩展模式,填充节理和完整岩体模型的抗冻性差别不大,但冻胀裂纹扩展模式差别很大,填充模型会出现明显的“易裂区”及细长的“冻胀带”,完整岩体模型不会出现。(6)对比了单轴加载下不同试件的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填充节理与完整岩体模型破坏模式不同。填充节理模型基本均呈“左下-右上连线型”破坏;完整岩体模型除未冻融模型呈“左下-右上连线型”破坏外,其余模型基本均呈“X”型破坏。各模型在破坏时被主裂纹分割成几部分,这与室内试验中各试件在破坏时出现大体积掉块的现象吻合。(7)统计了各数值模型在加载过程中微裂纹类型及数目,从微裂纹产生的角度总结了各模型在单轴加载破坏的原因。通过与室内试验进行对比,从应力场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不同模型的裂纹演化机理,单轴加载过程中各阶段产生的“应力集中区”与周围区域形成的过大应力差是裂纹萌生、扩展并贯通的原因。
其他文献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把农村发展、农村建设、农村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做好,把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推向新台阶。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三农”领域的重要发展环节,即对农业农村发展都至关重要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督管理(以下简称“三资”监管)。在当前新时代新形势下,农村“三资”已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规范化科学化农村“三资”监管,有利于规范农村集体资金使用,盘活农村
学位
2014年国家税务总局开始对企业纳税信用展开逐年调查评价,以此来规范并激励纳税人进行诚信纳税,营造清亲型税企关系。以纳税信用评级制度为代表的这类税收征管制度有着“柔性、互助性、合作性”等特征,可以称之为税收柔性征管。税收征管过程是市场与政府之间的直接纽带:税收柔性征管制度的实施,不仅关系着“有为政府”建设、国家治理效能提高,更关系着企业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探讨课题。本文提出两大假设
学位
多孔介质中流体的流动在于自然界和各种工程问题中非常常见。许多流动问题是在压力驱动下流体流动产生的,因此涉及到多孔介质中流体对压力频率的响应。本文的主要研究是描述在周期性压力驱动下不同粘弹性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振荡流动特性,其中包括Jeffrey流体、分数阶Maxwell流体。分别讨论通过流体在管道内的渗透率描述流体的动态响应现象;当管道发生振荡时,通过求解管壁与流体之间的摩擦偏差函数,描述流体的振荡流
学位
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涉及大量的流体运动问题,如地下水渗流、岩土体注浆工程的浆液流动,污染物运移,海水渗透侵蚀等,不同流体具有不同流型特征,表现为运动过程中不同的黏滞阻力,目前多采用室内试验方法进行流变试验测试,然后进行流变模型构建,缺乏黏滞阻力的理论预测方法,然而流体因成分不同导致流变参数差异较大且难以取样测试,因此亟需建立流体阻力预测方法,为相关涉及流体运动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为了揭示分子间相互作
学位
研究背景足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的非典型的上皮细胞,位于肾小球最外层,与肾小球内皮细胞及基底膜共同组成肾小球的滤过屏障,维持肾脏滤过功能。足细胞损伤是多种肾小球疾病的早期事件,也是引起蛋白尿、肾小球纤维化、弥散性系膜硬化以及肾单位丢失等多种肾脏损伤的重要原因,参与了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
学位
近年来,随着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我国地下隧道工程逐渐向中西部地形陡峭、构造发育区转移,随之而来的是更高的施工难度和更大的灾害风险。为进行隧道灾害的超前判识,就要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在众多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中,超前钻探是隧道工程探明前方地质情况,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重要手段。然而对于超前钻探获取的数据,往往不能进行完全的利用,造成数据浪费。因此急需建立一种基于钻进测试的不良地质快速识别方法
学位
我国已是海底隧道建设大国,目前在建和规划了一批世界级的海底隧道工程。断层破碎带围岩松散、力学强度低、开挖后自稳能力不足,在开挖扰动及海水渗流作用下,海底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过程中围岩塌方失稳风险大。研究海底隧道断层破碎带塌方机理,阐明围岩塌方失稳灾变演化机制对于指导灾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海底隧道断层破碎带围岩塌方失稳机制及灾变演化模式,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有限元数值模拟等手段,开展了
学位
复合地层是隧道修建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特殊地质类型,在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围岩大变形、拱架突出、衬砌裂损、塌方等工程事故,造成工期延误、增加施工成本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研究复合地层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特征,并对其智能预测对于确保施工安全,保证施工工期尤为重要。本文依托新成昆铁路特尔莫隧道,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机器学习方法,对特尔莫隧道非均匀变形特征及量化方法、变形影响因素和变形等级
学位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及铁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桥梁基础的承载力和沉降控制等问题日益得到关注。钻孔灌注桩因其具有承载力高和沉降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基础工程。为进一步提高桩基承载能力、减少桩基沉降、降低工程造价,研发了喷扩锥台压灌桩。由于喷扩锥台压灌桩是近年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桩基础,在工程实践中多借鉴现有规范进行经验设计,缺少相应的理论指导和设计依据,同时,双锥台扩径体和肋板的设置使得喷扩锥台压灌桩
学位
因为地质、地形和天气等各种客观因素及其在建筑设计、建造和运营中的不同主观要求影响,在隧道建造和运营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如衬砌出现裂纹、衬砌渗漏水和围岩空洞等各种病害。隧道在建成后的长时间运营中往往会由于病害的出现而陷入质量危机的状况,所以对于病害的隧道加以处治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将对在病害前提条件下,衬砌结构的稳定性及其处治对策等加以深研探讨,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对围岩空洞和FRP的研究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