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产业区域整合成为产业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要求在区域间构建起广泛的产业合作关系,以实现体育产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来说,休闲体育产业区域整合是保证区域休闲体育产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论文从地理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相结合的新视角,以产业系统理论和经济地理空间结构系统理论为基础,从整合发展的角度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进行探讨性研究,旨在创新和提升休闲体育产业和区域整合理论水平,积极引导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健康发展,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口和经济增长点,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乃至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决策依据。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分析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介绍国内外休闲体育产业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为下文的深入探讨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休闲体育产业区域整合理论基础。从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系统”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六个方面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使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第三部分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区域整合动力因子分析。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北部湾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影响北部湾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的休闲体育资源、经济社会、区位条件、居民休闲、政策支持和人力资本等六个动力因子,并通过对各因子的剖析与推理,以期为促进北部湾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第四部分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的关联分析。主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进行测算,得出区休闲体育产业与金融房地产业的关联度最大,其他依次是建筑业、科技服务业、公共设施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商业服务业、教育产业、社会福利业、农业、交通仓储邮政业和公共服务业。为我们正确认识休闲体育产业与其相关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提供现实依据。第五部分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空间结构分形研究。主要运用分形理论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空间结构关联分维数的测算,得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系统各要素主要沿邕江、北部湾分布,且区域范围内各要素的自组织演化在空间结构方面具有优化趋势,但休闲体育产业空间分布从南宁市中心向外围是密度衰减的,且衰减的速度很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的空间结构特征与交通因素密切相关,休闲体育产业系统各要素集中分布在主要的交通轴线上,并形成以南宁市中心为产业核心区向各个不同的方向扩散延伸的态势的特征。第六部分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区域整合目标定位和对策建议。主要是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区域整合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创新政府管理机制,促进休闲体育产业区域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休闲体育企业集团化发展;加强对外联系,拓展区域休闲休闲体育产业合作空间;加大休闲体育资源整合力度,打造休闲体育产品品牌;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提高区域可达性;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和完善休闲体育基础设施的对策建议。第七部分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的方向。本文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文研究视野开阔,研究视角新颖。将休闲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整合问题结合起来研究,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动力因子、休闲体育产业关联度、休闲体育产业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区域整合的策略。其中论文分别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分析理论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与其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和空间结构关联分维数的测算,认为是一次新的尝试。二是本文注重多学科、多种研究方法交叉结合。用产业经济学、地理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体育经济学等理论为指导,注重从广西的体育资源中提炼休闲体育产业的本土资源,全面系统地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区域整合进行研究,弥补了研究成果的单一化。并采用实地与间接考察、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区域整合进行研究,这些方法互相补充,互相验证,得出的结论客观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