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商环境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土壤,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创新型经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制造业协调发展依赖于区域内人力、资本、技术和产品市场等多要素间的相互配合,创新发展则与研发投入强度密切相关,某一区域内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又内生于该地区企业所处的营商环境。江苏省内的制造业规模连续多年来始终位于我国前列,但却面临结构性矛盾突出、创新活力不高、投资增长乏力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以江苏省营商环境与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江苏省营商环境(市场化)评价指标体系,聚焦省内营商环境(市场化)影响制造业企业研发投资的问题,明确当前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的工作着力点。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中市场子环境和企业研发投资的概念内涵作出界定。鉴于评价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和时间连续性,本文以营商环境中市场子环境为侧重,结合企业创新发展、区域协同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制度创新理论,分别从人力资本、金融市场、区域创新和产品市场这四个方面分析其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作用机理,据此构建出包含劳动力要素市场环境、资本要素市场环境、技术要素市场环境与产品市场环境四个分维度的营商环境(市场化)评价指标体系,下设8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运用熵权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8-2017年营商环境(市场化)及其四个分维度作出综合评价,根据评价得分纵向分析江苏省营商环境(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横向比较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并分别从省级和市级层面对江苏省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资相关情况作出统计分析。为从企业微观视角进一步探究营商环境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以上述得到的各地级市营商环境(市场化)及其四个分维度评价得分为自变量,运用混合回归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各环境对省内制造业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效应,并经分样本回归分析了企业产权性质和企业规模大小对该影响效应产生的作用。通过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一是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营商环境(市场化)总体上呈现出稳步优化、逐步提升的趋势,但城市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各城市的营商环境(市场化)得分平均排名按照苏南、苏中、苏北分区域式的递减分布,且部分城市(徐州、连云港、淮安)在分维度上表现差异明显;二是江苏省内制造业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情况、经营状况、创新成果近年来趋势向好;三是江苏省营商环境(市场化)的改善能够对省内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资产生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相比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非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对营商环境(市场化)的改善感知更为敏锐;四是江苏省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要素市场环境对省内制造业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而产品市场环境产生的效应虽为正但不显著,且企业产权性质和规模大小会对该效应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加强区域人力资本积累,引导高质量人才流向研发部门;强化金融市场服务功能,提升企业获得外源融资便利性;优化区域创新要素配置,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优化产品市场竞争机制,畅通市场需求升级的反馈渠道这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