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所以“会计”命名的私立高等学校。该校在立信会计补习学校、函授学校、夜校、晨校、星期日校的基础上,经过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创办者潘序伦的不懈努力,最终得以在上海创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内迁重庆办学,成就斐然。历经数十年发展,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成为中国近现代会计教育的“领航者”。本文以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在渝办学经历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其战时迁渝及办学历史,清晰呈现办学总体情况,分析在渝办学的困境与应对,探究该校对抗战大后方会计教育的影响及会计教育的特色,挖掘该校的办学经验及其对新时期我国会计教育的借鉴意义。1937年,上海淞沪会战爆发后,设立在上海的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遭遇了重重磨难,校舍被日军占据,被迫转入租界办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租界已经无法为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提供安全的办学港湾,学校教师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942年秋,学校被迫内迁至重庆北碚办学。迁渝伊始,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迅速、全面展开复校工作,立足新址,继续办学。首先,对学校的行政管理组织进行了调整,聘请当地颇有名望的人士加入校董会,总体规划办学问题。其次,扩充了师资队伍和办学设施,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优良的师资力量和必要物质条件。再次,结合重庆及北碚实际情况,拓展在渝办学层次,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以培养不同规格的实用人才。最后,施行严格的招生考试制度,确保入学人才质量,精心培育学生,促进社会就业。此外,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严格管理日常教学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形成了优良的学风校风。然而,在渝办学之路也并非畅通无阻,该校在若干方面多受掣肘。办学经费极其短缺,难以维持各项必需开支;教学设施扩充困难重重,遭到地方势力与不良商人的敲诈;随着大后方经济形势的恶化,学校师生的生活条件日渐艰苦。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逐渐扭转了糟糕的情况,继续前行。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在渝办学期间,形成了鲜明的会计教育特色,为大后方培养了大批财会人才,支援的抗战经济发展。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尽管在重庆办学时间不长,但是留下了宝贵的办学经验,推动了中国会计教育事业的进步,并为新中国的会计教育储备了人才资源,提供了办学借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