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驾驶员驾驶行为分析及车速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ly1989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公路客运服务能力与出行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而驾驶员作为车辆的操控者,其不安全行为是引起道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车载智能设备的普及为长时期行车数据的获取提供便利,通过挖掘行车数据并提炼出有价值的驾驶行为表征参数,掌握驾驶员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开展车辆运动状态预测研究。本文选用重庆市某客运公司提供的客运驾驶员行驶数据,从驾驶员的角度出发,用数据挖掘技术来挖掘驾驶行为特征参数并在驾驶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车速预测模型,通过预测车辆未来行驶状态可以为驾驶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做出预警提示依据,另外还能为交通管理部门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提供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驾驶行为分析特征参数选取与分类属性融合。剔除冗余或影响较小的属性数据,为客车行驶数据的分析降低难度。
  (2)驾驶行为分析。本文进行驾驶行为分析时参考驾驶技能与驾驶风格两个指标,以聚类的方式将驾驶行为进行分类,提出一种改进的权熵FCM驾驶行为聚类分析算法,该算法针对权熵FCM算法只能使聚类得到的类簇内数据间距较小而不能达到各类簇间距离较大的问题,引入修正参数来提高各类簇间间距,进而优化聚类效果。为了与增加修正系数改进的权熵FCM驾驶行为聚类算法作对比,选用权熵FCM算法和k-means算法的聚类模型,另外对比了不考虑天气下的行驶行为分类结果与考虑天气因素对驾驶行为分类结果,验证了驾驶行为受天气因素的影响。
  (3)基于客运驾驶员驾驶行为分类结果建立车速预测模型。考虑到客运公司监测系统获取的客运驾驶员行驶数据量较大,本文选取具有人工智能特性的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车速,针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车速预测时容易在局部最小值状态下无法跳出且在平坦区域连接权值调整较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将自适应学习率调整、附加冲量项和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有机结合进行改进的BP神经网络车速预测模型。
  (4)模型实例验证。用改进后的权熵FCM驾驶行为分析聚类算法在不考虑天气下的自然驾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后将驾驶行为分为激进熟练型、一般熟练型、沉稳熟练型三类,对比考虑天气因素下的分类结果,验证了驾驶行为分析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另外将权熵FCM算法、k-means算法与改进后的权熵FCM驾驶行为聚类分析算法的聚类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改进后的权熵FCM驾驶行为分析聚类算法迭代次数最少、簇间距离最大、聚类效果较好的结论;将驾驶行为分类结果作为参数带入自适应学习率调整、附加冲量项和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有机结合综合改进的BP神经网络车速预测模型中训练并进行车速预测实验,另外选取BP神经网络车速预测模型和基于灰色序列的车速预测模型做对比,将三种模型预测速度值与实际速度值的误差进行比较,证实综合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车速预测模型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公路网建设已基本完善,对于早期修建的高等级路面,尤其是沥青路面,在车辆荷载以及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路面上的病害问题也越加严重,已严重影响到了驾驶员的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大多数高等级路面已进入到维修及养护阶段。路面养护若采用传统的加铺工艺,不仅会对既有道路的标高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导致道路两侧排水不畅;若采用重建手段,不仅浪费极为宝贵的优质沥青资源,还会给环境带
学位
西南地区山高路险,地质灾害频发,在各种地质灾害中尤其以滑坡灾害尤为突出,滑坡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经常造成人员伤亡,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众多的滑坡灾害的防治措施中,尤以抗滑桩最为有效。但传统抗滑桩由于结构庞大,施工周期长,工序复杂,且需要大型机械设备和良好的施工条件,在某些滑坡抢险治理工程中并不实用,基于“快速、安全、经济”的防治理念,微型组合桩在边坡加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学位
随着地下工程技术的发展,地下洞室已经逐步朝着大跨度、大断面和深埋方向发展。在当前大跨度地下洞室的施工实践中,为了保证开挖后洞室的安全稳定,大多采用分部开挖工法。但随着地下工程的发展,分部开挖工法在一些场景下无法满足施工机械化发展要求,因此需开展能满足大断面开挖的工法优化研究。近几年兴起于煤炭巷道并发展于公路隧道的锚拉支护结构能提高整个围岩承载圈的承载能力,因此对采用锚拉组合支护作为初期支护的地下洞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许多城市都出现了用地紧张的情况,这不仅会造成交通阻塞,更会限制城市发展。对交通基建用地再次利用是缓解此类问题的一条合理途径。白居寺站是重庆轨道2号线中的一个运营站点,其位于陈家阁立交枢纽工程一侧,根据规划要求,陈家阁立交将与白居寺站发生多次交叉,由于2号线桩基均处于在役阶段,当修建公路对桩周岩土体开挖时,桩基承载性会受到岩土体开挖及桩顶列车动载的双重影响。  本文依托重庆市
学位
目前,我国道路已进入维修养护阶段,为了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循环利用,厂拌冷再生技术应运而生。在冷再生层施工后,热拌沥青混合料并不能立即摊铺,需要对冷再生层进行养生。规范要求养生不宜少于7天才能进行下一层的摊铺,因此,从摊铺完冷再生层到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二次压实时间(养生时间)。但有研究资料表明减少养生时间有利于提升冷再生层的强度。本文研究二次压实时间对冷再生层性能的影响,分析影响二次压
学位
齿轮作为传动系统的重要工作部件,具有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稳定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及精密机床等装备。轮齿在工作啮合过程中承受疲劳载荷(啮合力)的作用,会在齿根高应力区萌生初始疲劳裂纹,经长时间地运行,演化为点蚀、裂纹、剥落等局部缺陷故障,这些故障会导致齿轮失效并有可能造成严重事故和经济损失。首先,齿轮传动系统存在多齿面接触、运行工况多变,干扰因素多等问题;其次,裂纹扩展过程中,
学位
道路交叉口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城市交通参与者汇集、转向和疏散的重要基本枢纽。道路交叉口运行过程中,通过疏导的方式减小或消除行人、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冲突点,一方面保证了交通安全,另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了交通拥堵状况的发生。  本文以山地城市道路交叉口行驶的直行车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视频追踪试验研究其行驶特征。开展的无人机视频追踪试验涉及多个不同类型和坡度的5
学位
齿轮传动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风电、舰船以及精密机床等重要装备,在交变载荷作用下,齿面不可避免的产生接触疲劳,并萌生点蚀、剥落、裂纹及轮齿断裂等故障,严重影响传动系统传递精度,甚至造成严重安全事故。为了及时预防齿轮故障造成的灾难性事故,有必要研究故障产生机理及故障特征规律。但是,研究齿轮传动系统存在多齿面接触、运行工况多变,且影响齿面接触疲劳裂纹萌生的因素较多,粗糙齿面形貌特征的复杂性给齿
学位
当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行人与机动车驾驶员安全意识有所差别,同时信控交叉口环境复杂以及人车混行的常态,涉及行人过街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而过街行人作为道路交通中的弱势群体,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其生命及财产安全损失惨重。因此,本文以信控交叉口过街行人为研究对象,探究行人在执行过街任务时的视觉搜索和过街行为特性,进而完善行人交通流理论,减少行人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行人过街安全性。  首先在总结
内燃机排气中蕴含着可观的能量,但因其能量密度低、品质不高,高效回收利用的难度大。目前,复合涡轮技术是主流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技术,也是发动机节能减排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之一。复合涡轮技术是使发动机排气在增压涡轮与动力涡轮中连续膨胀做功,将排气中的可用能转化为有效功输出,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与燃油经济性。复合涡轮中两涡轮的匹配问题与变截面复合涡轮系统内部流动规律及对发动机系统及其部件的性能影响都是目前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