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炙对甘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

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jia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在对临床甘草的炮制历史沿革、现代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生、炙甘草的指纹图谱、饮片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炮制过程中5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炮制前后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采用HPLC方法分别建立了甘草及炙甘草指纹图谱,比较了二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发现甘草蜜炙后整体谱图变化不大,但色谱峰峰面积普遍降低,数目有所减少,个别色谱峰峰面积百分比发生较大改变。对主要差异成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并鉴定了芹糖甘草苷、甘草苷、异甘草素-葡萄糖芹糖苷、异甘草苷、甘草酸等5个成分。此外,还分得甘草查耳酮A以及β-谷甾醇,为炙甘草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打下了基础。首次采用HPLC方法对市售甘草及炙甘草饮片中芹糖甘草苷、甘草苷、异甘草素-葡萄糖芹糖苷、异甘草苷和甘草酸等五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同时进行测定,结果发现炙甘草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均明显低于生甘草。为控制甘草、炙甘草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为考查炮制对甘草活性成分的影响,研究了甘草中5种主要活性成分随温度、时间、加蜜量以及炮制方法的变化规律。发现炮制时间30min,温度在130℃以上时,甘草苷、异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发生较大改变;炮制温度110℃时四种黄酮类成分在炮制60min后、甘草酸在炮制75min后含量不再产生较大变化。加蜜量的增加,使炙甘草主要成分含量降低,但对各成分之间含量相对比例影响不大。对甘草及其三种炮制品(炙甘草、蜜润甘草、清炒甘草)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发现四种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很高,只在峰面积及各峰的相对比例上略有差别;对其14个主要色谱峰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以上研究为炙甘草炮制工艺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根据甘草炮制前后临床疗效的差别,对生、炙甘草的增强免疫、镇咳、祛痰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甘草炮制后免疫功能改善作用强于生品,而镇咳及祛痰作用有所降低,为甘草及炙甘草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ICP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
吸烟已成为人们普遍重视的社会和医学问题,烟草中的重金属含量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对样品前处理、石墨炉检测条件、样品测定等过程的全面考察,建立了一套灵敏、
随着我国畜牧产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猪肉的需求也愈发的增加,人们在需要猪肉供给数量的同时也对猪肉的品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研究表明针对仔猪实
信息时代,各种数据库系统正前所未有地普及,并在各行各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使得存储和事务处理变得更加容易,但是如何处理泛滥的数据,仍然是困扰着组织决策者的一大难题。
本文运用技术制度理论对技术创新活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把技术因素引入到波特的竞争优势分析中,提出了成本—技术二维行业分类法,把我国不同行业划分为四大类三个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迈入全面深化阶段,尤其是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高中英语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建设发展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而高中英语新教师的专业
芽孢杆菌(Bacillus spp.)是存在于土壤和植物微生态系统中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具有很强的抗逆能力和抑菌防病作用,其抗菌防病机制主要包括竞争作用、拮抗作用和诱导植物抗病性等
本文是试图进一步论证时间性与“不”和“没”使用区别的关系的论文。时间性对“不”和“没”的使用有区别作用,而时间性主要体现在谓词内部的时间性和谓词外部的时间性上,这
(2019年6月23日)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