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猪卵巢为实验材料,对猪去卵丘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和进一步的胚胎发育能力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卵母细胞发育机理的研究提供有效手段,同时为拯救濒危动物提供借鉴。通过在成熟液中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不同浓度的V<,c>(0μM、50μM、100μM、250μM、500μM、750μM)和V<,E>(0μM、10μM、20μM、50μM、100μM、250μM),及不同的共培养方法(单层颗粒细胞共培养(CCscoculture组)、颗粒细胞复合体共培养(OOXcoculture组)和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共培养(COCscoculture组)),研究其对猪裸卵体外成熟和孤雌激活后胚胎发育的影响;另外还研究了卵母细胞的不同培养方式(DOs单独培养(DOs组)、DOs与COCs共培养(coculturedDOs组)、COCs与DOs共培养(coculturedCOCs组)和COCs单独培养(CEOs组))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孤雌激活后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1ng/ml的EGF、不同浓度的V<,c>和V<,E>的加人不能提高裸卵的体外成熟率和囊胚率;不同的共培养方法均不能提高裸卵的体外成熟率,但与对照组相比,CCscoculture组能显著提高共培养裸卵的囊胚率(19.5%VS 3.57%,P<0.05),OOXcoculture组(45% VS 3.57%,P<0.01)和COCscoculture组(38.73%VS 3.57%,P<0.01)极显著提高裸卵的囊胚率;对于不同培养方式下的卵母细胞发育情况,DOs组(51.62%)和cocultureDOs组(41.81%)的成熟率显著低于cocultureCEOs组(76.42%)和CEOs组(72.38%)的成熟率(P<0.05),两个DOs组之间成熟率差异不显著(P>0.05),两个CEOs组之间成熟率差异也不显著(P>0.05),DOs组的囊胚率(3.57%)极显著低于其他三组的囊胚率(43.33%,42.65%,45.5%)(P<0.01),三组间囊胚率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各种方法均不能提高裸卵的减数分裂成熟的能力,但对于可自发成熟的裸卵,共培养的方法,尤其是与颗粒细胞复合体和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的共培养能有效的提高裸卵的进一步发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