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今世界各国间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学习外语,并涌现出大批的双语甚至多语人才。对这些双语者(bilinguals)的独有的语言能力、交际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实际意义。他们在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现象就属于这样的研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现象受到了多个学科的关注,仅语言学这一领域就出现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法、会话分析等研究路向。近年来出现的语用学研究路向综合考察了语码转换的结构、功能、动机等要素,被视为是最全面和具有最强的解释力的一种研究方向。
Jef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LinguisticAdaptationTheory)为语用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国内学者于国栋等人应用了这一理论,对中英语码转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模式(theAdaptationModelforCode-switchingStudy),指出语码转换可以分为对语言现实的顺应、对社会规约的顺应和对心理动机的顺应三种。
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包括各种领域,其中一个较少涉及到的领域是网络交际(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如今,网络交际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目益得到重视。本文将顺应模式应用到了对中国网民网络交际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中,通过网上问卷调查、数据采集分析和理论探讨,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
1、网络交际中,谁在中文与英文之间进行语码转换?
2、网络交际中的中英语码转换具有怎样的特征?
3、语码转换者的动机是什么?
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
大部分中国网民,尤其是年轻的、有较高教育程度的双语者在网络交际中都会在中文和英文之间进行语码转换。语码转换在即时交际中发生的最多,其次发生在BBS讨论组的会话中。最常见的转换形式是在对话开头和结尾插入问候语,其次是插入词或词组、字母缩写等,以句子为单位的转换较少见。网民进行语码转换的动机包括顺应语言现实(其中包括为了打字方便)、为实现炫耀、避免尴尬和争吵、挽回面子等心理动机,以及对社会规约的遵守和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