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雾霾污染形式日趋严峻,细颗粒物俨然成为许多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与大粒径颗粒物对比,细颗粒物更易侵入人体,激发疾病。研究表明,室外颗粒物的渗透是室内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与国外相比,我国建筑围护结构气密性较差,室外颗粒物更易通过建筑缝隙穿透进入室内。因此就细颗粒物室内外穿透及传输特性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理论研究、实验舱体研究及实测研究三部分就细颗粒物室内外穿透系数展开研究。首先基于穿透机理推出穿透系数最终表达式,得到穿透系数主要影响因素:压差、缝长、缝高、粒径、温度及相对湿度。其次,构建实验台,对穿透系数展开实验研究。该实验台能测定不同压差、粒径、缝隙尺寸、温度及相对湿度条件下的穿透系数。相较于前人的研究,该实验台增加了温湿度环节,控制参数更加全面。通过对各系统的设计,使参数控制更快速、精准,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及可操作性。实验过程中,压差设置为4Pa、6Pa、8Pa、10Pa及12Pa,缝隙高度H为0.25mm及1mm,缝隙长度L为4.3cm及9.4cm,温度控制在5-25℃,相对湿度控制在30-70%。基于实验数据,量化分析各因素与穿透系数相关性、数学关系及影响机制:在H=1mm时,压差与穿透系数非线性相关;在H=0.25mm时,压差与穿透系数存在线性关系。颗粒物在重力及布朗扩散作用下存在重力沉降位移及布朗扩散位移,当缝隙高度接近或小于最大净位移时,穿透系数与缝高呈正比,与缝长呈反比;当缝高远大于最大净位移时,在一定范围内,穿透系数不随缝高及缝长改变。穿透系数随粒径增加而减少,且H越小、L越长、△P越小,减小幅度越大。粒径与穿透系数呈负相关,两者之间可用三次方程关系表示。在样本数据范围内,温度、相对湿度与穿透系数没有明显相关性。基于上述相关性分析及穿透系数理论公式,建立了穿透系数半经验计算公式,该公式精确度较高,且形式简明、参数易获得,便于在实测中使用。最后,对大连市8个办公建筑的颗粒物污染状况进行调研,得到测试对象的穿透系数在0.75-0.90之间变化。最终将实测值与半经验公式计算值进行比较,两者之间吻合度较高。将材料粗糙度考虑进模型中,模型准确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