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上春树,世界闻名的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随笔家。1949年生于京都府京都市,1975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1979年,凭借长篇小说《且听风吟》,村上春树一举夺得了群像新人文学奖,开始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其作品文风轻快,以对现代日本都市生活的描写见长,受到了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1982年,村上以长篇小说《寻羊冒险记》获得第4届野间文艺新人奖;1985年,村上以长篇小说《世界末日与冷酷仙境》获得第21届谷崎润一郎奖。此外,在国际文坛上,村上于2006年获得了捷克法兰兹卡夫卡奖,并因此成为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之一。《天黑以后》是村上春树为了纪念自己作家生活25周年而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舞台是自深夜11时56分到凌晨6时50分的日本都市。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19岁姑娘浅井玛丽帮助了同样年龄的中国妓女,因此她意外地获得了一次和小说中的各种登场人物相遇、交谈的经历。这些小说人物,抱有各自不同的个人问题,也正是这些人,让处于对家人失望边缘的玛丽,找到了重新回归的勇气。在向我们展示日本都市夜生活的同时,作者也向我们展示了活动于深夜都市的人们的人性。村上春树最擅长的是都市题材小说,《天黑以后》这部作品整体上一如既往地继承了村上作品的特点——充满了爵士音乐和村上式的象征符号。此外,做为纪念自己作家生活25周年的纪念小说,《天黑以后》采用了一种在小说作品中颇为罕见的文体。笔者将在村上文学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天黑以后》中的文为,解读其中的象征符号,等等。为此,对本论文的章节做了如下安排:在序章〈村上和《天黑以后》〉中,主要介绍了作家和作品的基本情况;在第一章〈《天黑以后》中的不同世界〉里,着重分析了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在第二章〈《天黑以后》的科幻手法〉中,重点考察了这部小说的怪异文体。最后,就《天黑之后》这部作品,总结出笔者自己的考察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