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免疫调节性弹性多孔血管移植体以促进颈动脉再生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血管旁通路术和血管移植物置换是冠心病、周围血管病变的重要治疗手段。同样,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的6%,其中侵犯到颈动脉的病例屡见不鲜,肿瘤连同受累颈动脉的切除以及颈动脉重建被认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临床上常用的动脉移植体有两种,分别是自体静脉及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代表的人工血管。但由于自体静脉组织来源有限,人工血管惰性材料用于小口径动脉(直径<6mm)时容易导致栓塞、内膜增生、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颈动脉等小口径动脉仍然缺乏一个理想的动脉移植体。此外,颈动脉身处频繁活动的颈部,具有很强的伸缩、柔韧性需求。寻求一种能够充分内皮化、且高效再生肌性管壁的颈动脉移植体对头颈外科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内皮、平滑肌再生潜能的“重塑性移植体”正在成为小口径血管移植体的重要研发方向。血管移植体体内重塑过程需要动员大量的干细胞,并使之向功能细胞高效分化。动脉壁中存在一种独特的组织驻留干细胞——血管前体细胞(VPCs),它具有多向分化的功能,能够分化成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血管周细胞等重要血管构成成分。大量研究通过优化材料成分、微观结构,期望促进血管前体细胞募集,加速内皮化和功能基质再生。但长期以来,重塑性移植体再生小口径血管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材料引发的持续炎症制约了功能性细胞的募集。近年来,随着免疫细胞调控机体修复及再生机制的深入研究,组织固有巨噬细胞的重要调节作用逐渐被揭示。“组织固有巨噬细胞-前体细胞”相互作用是影响再生进程的关键环节。如果我们能够阐明宿主组织对血管移植体免疫反应的关键机制,进而调控移植体周围免疫反应,则有可能加速内源性干细胞的募集并促进功能性血管细胞分化,从而再生出具有理想结构的颈动脉组织。在前期研究中,我们构建了内层高度多孔的癸二酸甘油酯(PGS)/外层聚已内酯(PCL)超薄纺丝的双层人工血管,PGS快速降解缓解了慢性炎症,超薄PCL纺丝层引导贯穿式细胞募集,从而在年轻(2-3月龄)大鼠体内实现了血管移植体(内径1mm)的快速重塑。然而,对PGS/PCL这种重塑性血管移植体而言,它的体内重建极度依赖于宿主自身的再生潜能。当机体衰老时,宿主炎症反应增强、再生与修复机能受损,重塑性移植体体内功能性细胞募集及组织改建会受到极大的制约。生物因子负载是提高聚合物移植体血管再生的有效手段。胸腺素β4(Tβ4)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促血管生成多肽,且二聚体形式存在胸腺素β4(DTβ4)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研究目的我们尝试用胸腺素β4二聚体(DTβ4)及PGS/PCL双层血管移植体构建出具有免疫调节性且再生功能优化的小口径动脉移植体,并对DTβ4负载的动脉移植体体内重塑机制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实验。实验一,通过构建移植体屏障及移植体表面荧光脂肪移植披覆实验,明确PGS/PCL血管移植体体内改建的主要细胞来源。实验二,采用静电混纺技术将负载DTβ4的胶原纺丝与PCL混纺,在内层PGS多孔弹性支架外周构建出免疫活性多肽DTβ4负载的PCL-Col(胶原)混纺的纳米纺丝鞘层,并对其结构参数及多肽负载效率进行表征。实验三,将分别载有PBS,Tβ4和DTβ4的PGS/PCL-Col血管移植体植入衰老大鼠(18-24月龄)腹主动脉,分别于2周、4周、12周取材,通过组织学染色和生物化学分析方法,明确DTβ4对移植体体内巨噬细胞极化状态、血管前体细胞募集状态及血管移植体肌性重塑的影响。随后,将巨噬细胞接种于DTβ4负载支架材料,并与Sca-1+血管前体细胞进行共培养,进一步明确材料诱导作用下M2型极化的巨噬细胞与Sca-1+血管前体细胞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最后,在氯膦酸脂质体注射敲除腹主动脉血管周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基础上,将DTβ4负载血管移植体植入衰老大鼠腹主动脉,验证血管周脂肪组织来源的巨噬细胞在移植体肌性重塑中的关键作用。实验四,将载有PBS,DTβ4及DTβ4+3-MA的PGS/PCL-Col血管移植体植入衰老大鼠颈动脉,于2周后取材,检测三组移植体的通畅率,并通过组织学染色和生物化学分析方法,观察三组移植体Sca-1+细胞募集状态、自噬水平及移植体内皮化情况。同时,体外提取血管周脂肪来源的Sca-1+VPCs与载有PBS,DTβ4及DTβ4+3-MA的三组支架材料共培养,通过TEM、WB、免疫荧光染色观察Sca-1+细胞的自噬水平、迁移及分化状态的变化。最后,在将DTβ4负载的PGS/PCL-Col血管移植体植入颈动脉缺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自体血管周脂肪结缔组织移植,观察分析自体血管周脂肪移植对血管移植体短期体内改建的影响。研究结果将DTβ4负载于PGS多孔支架外周的PCL-Col纳米纤维鞘层中后,DTβ4在调节新生动脉三层结构(内皮,平滑肌中层,外膜)的再生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为血管前体细胞的重要来源,当受DTβ4刺激时,来源于PVAT的Sca-1阳性VPCs迁移并分化为平滑肌和内皮细胞参与移植体体内重建。在DTβ4作用下,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并通过旁分泌PDGF-BB进一步促进Sca-1阳性VPCs肌向分化,使衰老动物肌肉重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此外,DTβ4通过调节自噬激活Sca-1阳性VPCs的迁移及内皮向分化,有效改善了衰老动物颈动脉移植体通畅与快速内皮化。研究结论与Tβ4相比,DTβ4载入高强度PCL鞘层时显示出增强的血管再生活性,解决了由衰老引发的血管再生缺陷问题,为小口径血管移植体的临床转化提供了合理的改良策略。
其他文献
报纸
近些年,受经济环境动荡、国际贸易战争、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民营企业陷入了经营危机,为脱离困境,许多民营企业主动加入混改阵营,进行“逆向混改”。工业作为我国第二产业,是混改大力推动的产业领域,通用设备制造业也属于其中重要环节,2010至2013年全国民营通用设备企业从26385户降低至13150户,近一半的通用设备企业面临着关停及转型,经营环境越发困难。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经营、财务方面都有一定
学位
随着5G技术的发展,5G商用近在眼前。2019年6月6日,国家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发放了5G商用牌照,2019年10月31日,工信部与三大运营商举行了5G商用启动仪式,三大运营商在5G时代的竞争正式开始。近年来,随着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组织市场客户逐渐成为运营商业务转型、收入升级的主力军。随着5G商用的发展,组织市场将会是运营商相互角逐的重要战场。本文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
学位
核电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并应用的最清洁、最高效、最复杂的能源系统,是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经济、科技、工业、国防等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在全球竞争与合作中起着定海神针的重要作用,是影响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大国重器。五十年来,我国的核电事业风雨兼程,披荆斩棘,也业已成为世界上核电在建机组最多、技术路线最全面、运营机组最安全的核电大国。“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美国三哩岛、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日
学位
DC公司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绝缘子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最大的绝缘子厂家之一,也是国内最早一批将绝缘子销往海外的厂家。从事出口业务几十年以来,在众多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传统的瓷质绝缘子销量已达销售瓶颈。因此,公司急需寻求一个突破口,打破目前的瓶颈状态。复合绝缘子是DC公司一种新兴材料的产品,目前正在逐步被各个海外市场普及及应用。本文通过DC公司复合绝缘子在越南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提高DC
学位
轴流式旋风除尘器是一种依靠离心力使气流中的灰尘颗粒与空气分开的装置,机车上将它用于为柴油机提供洁净空气的初步过滤器械使用。使用中发现,除尘器具有较大的阻力,不但减少除尘器排出洁净空气的流量还增加了抽尘风机的工作负荷。本课题在保证除尘效率的前提下,通过对除尘器除尘过程的仿真试验研究除尘器阻力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为解决除尘器阻力问题提供参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文展开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在分析国内
学位
随着汽车行业的生产体系不断向多品种批产的趋势变化,对加工机床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柔性、模块、自动等特点的数控加工中心成为汽车行业厂家们的首选,然而现有的加工机床因结构功能单一无法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为此企业根据对汽车市场需求的分析,针对缸体缸盖等箱体类汽车零件的加工,提出了工作台复合Y轴卧式加工中心高端机床的研发任务,本文结合企业这一研发开展了该种机床结构的创新设计与分析。论文首先查阅和综述了
学位
铁路运输由于具有能耗比高,环境污染轻,运输能力大,且受气候影响较小的特点,成为全球交通运输系统中最重要的运输手段之一。在我国已建成通车的线路中,青藏高原线路尤为特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距离最长、地理条件及运行条件最恶劣的铁路。严酷的运用环境,直接影响着机车的动力学性能的发挥,进而对机车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研究高原环境下机车的动力学性能,找到高原机车悬挂系统对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学位
分析当前饰品设计面临的环境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阐述传统文化思想如何在现代为饰品设计提供智慧与灵感,传统文化怎样与现代设计有效结合,相互促进,有利发展。
期刊
红曲霉(Monascus spp.)是一类丝状真菌,在亚洲地区已有上千年用作红曲的发酵菌株的应用历史。红曲霉能产生多种包括红曲色素、抗菌物质、Monacolin K、麦角甾醇和多种消化酶在内的次级代谢物,并对哺乳动物和家禽表现出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但是尚未有红曲霉作为水产动物益生菌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从福建红曲中分离鉴定一株紫色红曲霉M-32,通过基因组测序分析预测其功能基因,进而推断其益生功能。然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