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观察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tyuan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目前,人口老龄化在中国已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老年人自身的机体功能减退,脑卒中的发病概率会逐渐增高;而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健康,比如吸烟、饮食不规律、肥胖、过量饮酒等原因,脑卒中在中年甚至青年人中的发病率也在上升。卒中发生后,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各种肢体运动障碍。其中,上肢的运动障碍,会影响到患者如穿衣、刷牙、吃饭等精细活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更大的负面影响,也会增大家属的负担。随着脑卒中患者人数的增多,目前医疗人员的缺乏难以满足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康复机器人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其上肢运动功能的提升。研究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8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14例)、试验组(14例)。对两组患者同时给予的治疗,包括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对症的常规康复治疗。此外,试验组的患者接受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30min/次,1次/日,5日/疗程,共3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使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的上肢部分,偏瘫Brunnstrom分级评定法评估患者的上肢和手部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每个患者的上肢和手的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并对治疗前后评估分数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简式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评分:治疗3个疗程后,对照组由治疗前(45.57±11.271)分增加到(45.64±11.284)分;试验组由(42.64±8.670)分增加到(43.43±8.777)分;治疗前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P>0.05)而试验组患者的较前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的改善程度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Brunnstrom分级:治疗前,治疗前,对照组上肢Ⅰ~Ⅵ级的各有0、3、5、4、2、0人,手Ⅰ~Ⅵ级的各有3、3、2、3、2、1人;试验组上肢Ⅰ~Ⅵ级的各有0、5、6、3、0、0人,手Ⅰ~Ⅵ级的各有0、6、6、2、0、0人。治疗3个疗程后,对照组上肢Ⅰ~Ⅵ级的各有0、3、5、4、2、0人,手Ⅰ~Ⅵ级的各有3、3、2、3、2、1人;试验组上肢Ⅰ~Ⅵ级的各有0、3、6、5、0、0人,手Ⅰ~Ⅵ级的各有0、6、6、2、0、0人;治疗3个疗程后,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的手Brunnstrom分级,均未得到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上肢评分较前无明显改善(P>0.05)而试验组改善明显(P<0.05)。试验组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的改善程度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3个疗程后,对照组由治疗前(51.79±22.067)分增至(52.14±21.458)分;试验组由(41.07±22.117)分增至(44.29±22.943)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对照组患者的ADL未见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的改善程度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中,治疗3个疗程后,试验组在FMA评分、上肢的Brunnstrom分级、MBI指数评分上,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证明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1、探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和汉族人群AT1R、ACE、CYP11B2、ECE-1、CYP2C9、MDR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2、探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和汉族人群AT1R、ACE、CYP11B2、ECE-1、CYP2C9、MDR1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易感性的关系:3、探讨上述基因联合多态性在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群中高血压易感性的交互作用;4、探讨 AT1R、ACE、CYP11B2、ECE-1、
背景和目的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CD发病率呈逐步增加趋向,因其易反复发作,治疗花费巨大,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最近的研究发现小肠上皮细胞G1期阻滞在CD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调控这种细胞周期阻滞的机制仍然不清楚。氧化应激是细胞发生G1期阻滞的原因之一。在氧化应激发生过程中,CD患者体内积累了大量的晚期氧化
背景: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指腹主动脉呈瘤样扩张以致其直径较正常直径增长1.5倍或以上,其破裂后死亡率高达80%,是一种严重致死性疾病。但目前除手术治疗,如开放性血管置换术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之外仍然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AAA,主要原因是对AAA的发生发展机制了解不清所致。研究发现血管平滑肌(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背景中暑(H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肝脏是重症HS常见的主要损伤靶器官,大约31.9%的HS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而严重的HS-肝功能衰竭(ALF)死亡率>70%。然而,HS的肝损伤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肝细胞的原发物理化学损伤为后,启动肝脏中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继发的失衡的炎症反应,扩大损伤。外泌体是一种新的细胞间通讯机制,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炎中,肝细胞分泌外泌体数量
背景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是大脑皮层发育畸形的一种,是导致耐药性癫痫的主要病因。MRI己广泛应用于FCD的术前评估,然而,FCD Ⅲ型组织病理具有较高的异质性,其复杂的影像表现与耐药性癫痫术后预后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手术切除是当前控制癫痫发作最有效的手段,但仍有相当数量的耐药性癫痫患者术后癫痫发作。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
研究背景和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第五位,死亡率高居第三位。在我国,高达80%的胃癌患者首诊处于进展期,此时手术和化疗对患者整体生存改善的作用并不明显,五年生存率不足40%。在精准医学时代背景下,分子靶向治疗为更多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
研究背景肝癌病人整体5年生存率不足18%。经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60-80%。出现以上巨大差异的原因在于,传统的影像学技术主要基于形态学的诊断,难以实现在分子、细胞水平对早期肝癌的精准诊断。光声分子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成像手段。光声成像结合分子探针,可以在分子和细胞层面无创监测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望使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可能。研究目的本研究探究合成一种具有光声/磁共振双模成像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为全球第三大恶性肿瘤,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深入研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有助于寻找其治疗靶点及改善患者预后。miRNA是小的单链非编码RNA,主要通过与3’非翻译区的互补序列结合而与mRNA相互作用,从而发挥基因负性调控的作用。miR-452-5p已被报道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较少。本
在金融科技飞速发展、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银行要推动金融服务与产品的不断升级,除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外,还需要加强与先进企业的交流合作,及时吸收借鉴外部创新成果。值得关注的是,一旦供应商(合作方)与第三方就相关外部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发生争议,银行可能会被动卷入其中,甚至面临来自第三方的侵权指控。本文试从一则银行因采购存在专利权争议的智能产品而被诉侵权的案例入手,分析此类知识产权纠纷的应对策略,并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