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及精神分裂症遗传高危人群的白质结构网络异常与风险基因的关联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hizunba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被认为是一组具有神经发育缺陷的多基因遗传疾病,其疾病的神经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大脑白质结构网络连接的中断。SZ被证实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但其遗传机制尚不明确。以往针对SZ白质完整性的研究大多聚焦在某个脑区或某几个脑区之间,然而SZ患者的白质损伤很少集中在某个单一脑区或某几个脑区之间,更多表现为大脑整体白质纤维连接的中断,大脑网络整合异常。因此将大脑的白质纤维连接构建成一个网络,可以从大脑整体网络连接层面进而来评估SZ患者白质纤维网络连接的完整性及网络信息传递的连通性。依据已有研究发现,SZ患者不仅在全脑中存在白质完整性的下降,其在左右脑两半球间也呈现异常的白质偏侧化及左右两半球内白质网络信息整合的异常改变。SZ患者的一级亲属即SZ遗传高危人群(Genetic High Risk,GHR)同样也呈现出与SZ患者相似的神经发育损伤的模式,这种SZ与GHR相似的神经损伤被认为是SZ遗传易感性的改变,因此,GHR是探究SZ遗传易感性的具有重要价值的人群。本研究第一部分将同时对SZ患者与GHR群体的全脑与左右脑两半球进行白质结构网络的构建并计算其拓扑属性,通过SZ患者、GHR群体与健康对照群体(Healthy Control,HC)的比较研究,以此来识别出SZ遗传易感性与疾病特异性的白质结构网络的神经生物学标志物。大量研究已证实遗传风险因素对SZ患病具有显著影响,但SZ风险基因对SZ遗传易感性的神经发育损伤的调控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因SZ疾病为多基因遗传共同变异的结果,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s)可帮助我们识别出数百万个与SZ相关的风险基因,并且通过多基因风险得分(Polygenic risk score,PRS)计算出单个得分用以预测疾病风险,能够实现在群体水平上评估个体的多基因遗传风险程度。本研究第二部分将对SZ患者和GHR群体共同改变的具有疾病遗传易感性的白质结构网络与SZ风险基因相关的PRS进行关联研究,以及进一步探索SZ相关的风险基因是如何影响SZ遗传易感性白质结构网络的异常改变。方法:本研究共收集被试368人,其中SZ患者97人、GHR被试79人以及年龄匹配的HC被试192人,年龄范围为18-55岁。收集被试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数据,如患者组首发情况、用药情况等;完成临床症状评估。影像数据的收集:368名被试均使用同一台磁共振扫描仪完成扫描,并获得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数据。基于DTI技术,以AAL(Automated Anatomical Labeling)图谱中90个独立的脑区为节点及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均值为边,分别建立全脑的白质结构网络及左右脑两半球的白质结构网络。我们进一步采用GRETNA软件计算白质网络的拓扑属性,其中包括白质网络的节点度(Nodal Degree,Dnodal)、节点效率(Nodal Efficiency,Enodal)、全局效率(Global Efficiency of Network,Eglob)和总局部效率(Local Efficiency of Network,Eloc)四个拓扑属性,后续再计算上述四个拓扑属性在左右两半球网络间的差异,即白质网络两半球偏侧化(Asymmetry Index,AI)。基因数据的收集:本研究还对已完成磁共振扫描的165名被试收集了血液样本,其中SZ患者26人、GHR被试48人以及HC被试91人。被试血液用以进行GWAS检测,基因型的检测使用Illumina全球筛查阵列-24 v1.0微球芯片。选取精神病基因组学联合会(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PGC)发布的最新国际GWAS结果作为发现样本(discovery samples),本研究收集的基因分型数据被用作目标样本(target sample),使用PRSice软件进行PRS计算。统计分析步骤如下:(1)采用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方法,对被试的人口特征(年龄、性别和学历水平)和临床特征(病程、首发和用药状况)进行了SZ、GHR和HC三组组间差异统计分析。(2)对全脑及大脑左右两半球偏侧化的白质结构网络的拓扑属性(Dnodal,Enodal,Eglob和Eloc)进行三组间以性别和年龄作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并进行LSD事后检验。(3)依据影像数据比较后的结果,对SZ疾病独特改变的白质结构网络拓扑属性与SZ的临床症状进行偏相关分析(年龄、性别为协变量)。(4)采用逻辑回归模型计算PRS与SZ、GHR表型的关联,并计算Nagelkerke’s伪r~2来解释其遗传比例的大小。(5)采用偏相关分析(年龄和性别为协变量),对SZ和GHR共同改变的白质结构网络拓扑属性与PRS值进行相关性分析。(6)依据相关分析的结果,提取PRS在特定的P值阈值下的所有单核苷酸多态性,应用DAVID在线软件对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数据库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1)在全脑网络中,SZ在左侧中央后回Dnodal;右侧额中回、右侧额盖下回、左侧枕上回、左侧中央后回、右侧顶叶角下回和左侧角回的Enodal;Eglob和Eloc显著低于GHR和HC,GHR与HC两者间无差异。(2)在左右两半球网络中,SZ与GHR在两半球网络偏侧化(AI)的右眶额叶上回的Enodal、Eglob和Eloc与HC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SZ与GHR两者间无差异。(3)在SZ组内,全脑网络中右侧额盖下回Enodal与HAMD总分和BPRS情绪症状得分呈显著性负相关;全脑网络的Eglob与BPRS总分和BPRS阴性症状得分呈显著性负相关。(4)PRS在p T_0.0001、p T_0.001、p T_0.02和p T_0.03分别解释了7.0%、5.7%、6.8%和7.3%的SZ表型变异,在p T_0.0001和p T_0.001分别解释了5.0%和5.3%的GHR表型变异。(5)PRS与两半球Eloc异常偏侧化呈显著性正相关。(6)根据风险基因的富集分析得出:在GO数据库中富集到SZ风险基因参与了生物过程中的信号转导、神经发育等功能,参与细胞连接、质膜、突触后密度等构成神经元结构的细胞成分,还参与了分子功能,主要为钙离子结合功能。基于KEGG数据库富集显示钙信号通路、轴突导向、局灶粘附等8条通路。结论:(1)本研究发现,SZ患者全脑白质结构网络连接性降低是SZ疾病特异性的改变,说明SZ疾病存在全脑白质纤维网络连接中断的疾病特异性损伤,并且,这种具有SZ疾病特异性的全脑白质结构网络连接性降低还与SZ临床症状存在相关。(2)SZ和GHR共同改变的两半球白质结构网络的异常偏侧化可能是SZ遗传易感性的标志物,并且这种具有SZ遗传易感性的两半球间网络连接的异常偏侧化与SZ风险基因存在显著相关。此外,这些SZ风险基因主要与信号转导、神经发育、神经元结构和钙信号通路等功能有关。(3)本研究我们还发现PRS对SZ和GHR表型变异具有一定的遗传解释力。本研究为了解SZ遗传易感性及疾病特异性的白质结构网络的异常改变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更好地理解SZ遗传病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终身患病率为12%。MDD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兴趣减退,认知功能受损,甚至出现自杀意念或行为,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然而,MDD的异常神经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表明,MDD是一种脑连接异常的精神疾病,脑网络被认为是阐明MDD生物学机制的最佳解释模型。
学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的不断改革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带来了巨大红利。现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动与铺开,农村掀起了新一轮的集体经济改革浪潮。目前农村地区所推广进行的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集体经济及农民个人收入,但在该举措推行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农民参与度不高、缺乏专业管理人员、机构空转等问题阻碍着改革的顺利进行。针对出现问题,必须从提高农民对改革的认知度、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期刊
研究目的:温热治疗是指用超出体温的温度作用于病灶部位,参与了很多疾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温热治疗病毒疣已经被写入欧洲病毒疣治疗指南,可以通过调动全身免疫使远隔部位的皮损一同消失,但部分人群对温热治疗呈无反应的状态。因此对温热治疗病毒疣的探究远不应止步,如何提高温热治疗效果,以及改善部分人群对温热治疗无应答状态,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根据温热治疗病毒疣的临床实验观察中可发现,治疗后疣体周围可出现红肿,说
学位
背景与目的:荨麻疹(urticaria)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1-24小时内消退。临床上常表现为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以病程≥6周的反复发作的风团、瘙痒伴或不伴有血管性水肿为特征的疾病。根据风团是否为自发性出现的或是否由物理性刺激引起的,可将CU分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
学位
背景与目的:皮肤由创伤、烧伤、感染或手术等原因引起纤维增生,通常会造成多种类型的瘢痕,其中最棘手的病理类型是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瘢痕可导致皮肤不适感和功能受累,例如瘙痒或行动不便,同时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目前瘢痕的治疗方法和效果仍然有限,病理性瘢痕由于术后复发率较高,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因此,有效降低创伤后瘢痕发生率的问题亟待解决。研究表明胚胎早期的皮肤创伤后会完美的再生,但这样
学位
背景:原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IPD)与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不同,IPD主要分为震颤型(tremor-dominant subtype,TD)和姿势与步态不稳型(postural instability and gait difficulty-d
学位
目的:IgA血管炎(IgA vasculitis,IgAV),又称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多发于儿童的免疫球蛋白A介导的全身性小血管炎。该病的病程多呈自限性,但部分合并IgA血管炎肾损害(IgA vasculitis with nephritis,IgAVN)的患者可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目前IgAVN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学位
目的: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及认知功能。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ation,CI)是儿童重度和极重度SNHL的重要治疗方法。先天性SNHL儿童在3.5岁之前进行CI可以最大程度受益,这一时期对应人脑的发育关键期,大脑皮层具有最大的可塑性。多模态磁共振分析方法包括功能磁共振成
学位
海上设施燃气轮机发电机在维持设施正常运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状态直接影响海上设施能否正常生产。本文分析了燃气轮机发电机逆功率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式和预防措施,可为现场维护人员提供参考。
期刊
目的:微波热疗(MWTT)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然而其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因而无法实现精准高效的肿瘤热疗,从而影响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微波增敏剂的引入是用于解决肿瘤热疗中存在的难题。目前研究最为热门的微波增敏剂属于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结构(MOF),然而绝大多数属于单金属有机框架结构,通常需要加载离子液体(IL),才能实现显著的微波升温效能。同时考虑到肿瘤组织内部特殊的微环境以及高的复发和转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