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株海洋微藻固定化培养及在西施舌人工育苗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nimale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海水育苗生产中,由于高密度养殖,水体中氨氮等有毒物质含量的不断增加,极易引起养殖环境的水质恶化。同时悬浮饵料微藻的供应方式也容易造成饵料的流失,从而严重影响动物苗种的生长发育。固定化细胞技术是构建生物反应器的一项重要生物工程技术,对饵料微藻进行固定化培养,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改善水质,另一个是为鱼虾蟹幼苗提供活饵料。因此,研究适于海水育苗水体的饵料微藻固定化的培养条件,探索固定化微藻作为育苗环境水质改良调节剂的新方法,对于固定化细胞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发展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研究对几株海洋微藻进行固定化培养,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对8株水产养殖中常用的饵料微藻以及3株自然海域分离的野生海洋微藻进行固定化培养摸索,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叉鞭金藻(Diorateria sp.)和云微藻(Chlorellasp.)两株藻种作为深入研究的材料。通过测定藻珠内细胞生物量的变化,研究固定化对藻生长的影响。同时运用单因子实验方法和均匀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固定化条件优化。优化的固定化条件包括氯化钙浓度、海藻酸钠浓度、藻珠大小、接种量等。得到适于两种海洋微藻固定化的条件是:3%海藻酸钠浓度、0.31mol/L氯化钙、1.2#针头(藻珠d=4.4mm±0.1mm)、10~6cell/mL接种量。研究结果为海洋微藻的进一步规模固定化培养与应用提供实验参数与可资借鉴的方法。2、以三种不同类型的藻种为实验材料进行固定化培养,从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上研究固定化对藻细胞的影响。运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固定化微藻细胞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借用荧光显微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对固定化藻细胞的生理活性进行研究,结合测定藻细胞内代谢产物胞内多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探讨固定化培养对藻细胞形态和生理生化的影响。为海洋微藻固定化培养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将六株固定化海洋微藻引入西施舌幼虫和幼贝人工育苗养殖环境,通过测定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的变化,测量幼虫和幼贝的生长量,研究固定化藻珠对育苗水体水质的调控作用以及对幼苗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得到的结果为:在与西施舌浮游幼虫混养的水体中,微藻藻珠能改善水体水质,其中,氨氮含量降低了62.8%,亚硝酸氮含量降低了80.0%,但幼虫成活率和生长量较低;在与西施舌幼贝混养的水体中,氨氮含量下降了74.7%,亚硝酸氮含量下降了97.7%,促进了幼贝的生长,生长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84.9%。
其他文献
抗生素污染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尤其是水环境中的抗生素,不仅会对水生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进入人体,进而对人体产生危害。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半静态法养鱼,以异育银鲫为研究对象,将其暴露于磺胺嘧啶的水环境中,分别研究磺胺嘧啶在异育银鲫各组织中的生物富集与清除规律,磺胺嘧啶对异育银鲫的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磺胺嘧啶对异育银鲫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为磺胺类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及鲫鱼养殖过程中
学位
目的:纤溶酶通过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组织重构和血管发生等促进肿瘤的进展。烯醇化酶1(Enolase, ENO1)是主要纤溶酶原受体之一,在纤溶酶的激活和活性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研
摘要:著名教育学家柴科夫曾经说过:“教育学生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由此可知,初中英语教学应该设计丰富的生活情境,强化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学习英语,让英语渗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景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呼伦贝尔草原地处内蒙古东部,总体属高原型地貌,是亚洲中部蒙占高原的组成部分。海拔多在600m以上,四周是低山丘陵,地面起伏不平。从东向西由半湿润气候到半干旱气候过渡,表现为水
人类冠状病毒HKU1属于冠状病毒亚科β属A组群冠状病毒,主要引起人类自限性上下呼吸道感染,在免疫系统受损或低下的人群中情况更为严重,特别是哮喘病人和新生儿童。冠状病毒基因
肌醇磷酸神经酰胺合酶(inositolphosphorylceramide synthase,IPCS)是鞘脂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在鞘脂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存在于酵母、原生生物、植物等生物体中。植物鞘脂及其代谢产物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衰老和程序性死亡等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水稻(Oryza sativa 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基因组中存在三个OsIPCS基因,即OsI
摘要:正确的质疑往往是成功的开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本文探究了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希望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质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026  有疑问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观点的起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