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良好的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校园排斥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行为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良好的人际信任是人们交往沟通的基本条件,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间的人际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校园排斥与人际信任两个方面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当前,对于校园排斥和青少年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比较缺乏。因此,本研究尝试探究校园排斥对青少年人际信任的内部影响机制,并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校园排斥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行为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良好的人际信任是人们交往沟通的基本条件,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间的人际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校园排斥与人际信任两个方面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当前,对于校园排斥和青少年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比较缺乏。因此,本研究尝试探究校园排斥对青少年人际信任的内部影响机制,并引入社会支持与心理安全感两个变量,探究其是否在校园排斥与人际信任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以丰富相关研究并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日后培养青少年人际信任、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相关参考。本研究以海南、山西1202名在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青少年遭受校园排斥问卷》、《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安全感量表》和《青少年人际信任量表》对被试进行测量,运用SPSS26.0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青少年遭受校园排斥较少,校园排斥中最常见的行为是被忽视。校园排斥在性别上具有显著差异,男生比女生遭遇了更多地校园排斥;单亲家庭学生遭受校园排斥显著高于非单亲家庭;留守学生遭受校园排斥显著高于非留守学生;农村学生遭受校园排斥显著高于城市学生;校园排斥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2)青少年社会支持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主要支持来源为家庭支持与朋友支持。城市生源学生领悟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农村学生;社会支持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年级显著高于其它年级;在性别、是否独生之女、是否单亲家庭、是否留守上不具有显著差异。(3)青少年心理安全感处于较高水平,从心理安全感的具体维度看,人际安全感最能反应青少年心理安全感的特点。男生心理安全感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学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安全感显著低于非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学生心理安全感显著低于非留守学生;城市生源学生心理安全感显著高于农村生源学生;初一年级心理安全感最高,随着年级增加,心理安全感逐渐降低。(4)青少年人际信任处以中低水平,人际信任的两维度,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水平较为接近。城市生源学生人际信任水平高于农村生源学生;高中生人际信任水平低于初中生;人际信任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是否留守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5)青少年校园排斥与社会支持、心理安全感、人际信任存在负相关;青少年社会支持与心理安全感、人际信任存在正相关;青少年心理安全感与人际信任存在正相关。(6)青少年社会支持和心理安全感在校园排斥和人际信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7)青少年社会支持和心理安全感在校园排斥和人际信任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得出:青少年校园排斥能够负向预测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心理安全感在校园排斥和人际信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另外,青少年校园排斥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和心理安全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人际信任。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软梯训练法对大学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并通过软梯训练方法和常规的篮球灵敏素质训练方法两者的比较,进一步丰富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灵敏素质训练理论以及拓宽大学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训练内容,为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灵敏素质科学化、系统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软梯训练法对大学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为研究对
金陵女子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典范,见证了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尤其是女子体育的发展,其创办的体育专业教育对民国时期女性思想的解放以及身体的重塑起到了积极作用。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通过研究金陵女子大学体育专业教育的创立背景与发展理念、课程设置和场地设施、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师资队伍与代表教师的体育思想、招考标准与毕业生情况、社会影响与当代启示这六个方面,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金女大体
新闻写作的“道”与“术”,主要体现在一个价值、两个过程、三个阶段、四个关系、五个得力点。其中新闻价值是新闻写作的追求,采访调查研究与写作是核心,采访调查研究、主题构思酝酿、表达是写作三个阶段;采写、受众、互动、知行构成四个关系;阅历、观察力、感受力、思维力、阅读力构成五个得力点。五者之间相互独立、彼此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构成纵横交叉复杂关系,成为新闻写作“道”与“术”的基
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培养和输送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主要后备力量,学生的体质健康尤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运动类APP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为高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提供了新路径。本文对运动类APP在高职院校课外体育锻炼中的运用效果进行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对运动类APP在高职院校课外体育锻炼中的运用效果进行深入研究,选取盐城市四所高职院校176名大一学生,进行为
随着国家对新课标全面实施以及对高考的既定改革,高中物理作为高中重要科目之一,其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也随之发生改版,从而逐渐影响物理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基于此,本文先是分析命题方式的改善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以此为立足点,探究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同步检测命题改革的方向,从而提升高中生的物理综合能力.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开展,高考命题趋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教师应重视对高中物理新高考考核目标、题型上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从而采取对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新高考带来的挑战。鉴于此,本文结合笔者探索经验,对高中物理新高考命题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高中物理新高考命题趋势变化的应对措施,最后提出了关于教学实践的一些反思,以期帮助高中物理教师更好地应对新高考下的教学发展情况,提升高中物理教
田径被称为“运动之母”,是最古老的运动项目之一,同样也是是小学体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可以促进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由于传统的田径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教材陈旧,只看中运动成绩与动作要求,比较单调枯燥,乏味,缺乏活力,传统田径教学方法无法提起学生的运动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田联设计出了专门针对青少年儿童的趣味田径,书中详细介绍了课程内容项目与选择锻炼的方法手
研究背景:小学体育“快、中、慢”班的分层教学虽然能够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也造成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分层,对小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进一步提高、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教会、勤练、常赛”是新时代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和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既要采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方法,也要达到“教会”的教学目标,并且能够在“教会”的基础上做到“勤练、
研究背景:随着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世界各国见证了中国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而学生作为体育运动的主力军,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对促进体育运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体育锻炼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这一领域的实证性研究较少;研究也相对单一;多因素的中介作用研究不多;国内研究对象多为中小学。因此,本研究针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和积
近些年来,青少年体育的地位日益上升,在体教融合的影响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这些政策和文件在运动项目普及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青少年业余体育也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新的目标指向—制定适合青少年业余体育项目评价体系。青少年击剑项目在具体的实践层面,缺少促进其深化的有效手段,而青少年业余击剑运动评价体系的构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措施。目的:本研究为了响应“体教融合”的号召,为了推动击剑运动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