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新生儿因免疫功能不健全,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屏障功能差,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尤其是早产儿和使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新生儿,肺部细菌感染的机会更多,且多为院内感染,感染的致病菌株多为耐药菌株。由于其病情重,变化快,因此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成为新生儿重症感染救治成功的关键。目前国内外一致认为,对重症感染实施“降阶梯治疗策略(De-escalation Therapy)”是平衡“充分抗菌治疗”和“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有效策略。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在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治疗过程中,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策略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为治疗重症感染提供临床依据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患儿128例。其中,治疗组(降阶梯组)68例患儿接受“降阶梯治疗”,即在获得实验室血培养结果之前,无法明确哪种致病菌,接受使用“重拳出击”的策略,使用广谱抗生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针剂,按15mg/kg,q6h,连用3~5天,或根据经验联合性用药,再根据血培养结果、药敏实验结果调换成敏感抗生素,或待病情稳定(T<37.3℃,R<40次/分,P<140次/分,肺部啰音基本消失),降阶梯为美洛西林或头孢哌酮继续治疗,至临床痊愈出院。对照组60例按普通经验性抗生素选药方法,头孢曲松钠20~80mg/kg,qd,静脉点滴,直至临床症状消失,至临床治愈出院,或者在使用3~5天后,仍咳嗽,肺部啰音不明显减少时抗生素更换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抗生素、联合用药或升级碳青霉烯类广谱抗生素继续静脉点滴,直至临床痊愈出院。结果1.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白细胞、CRP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白细胞、CRP数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体温下降至正常范围过程方面,治疗组所用时间为(24.324±6.803)h,对照组所用时间(46.050±10.743)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464,P<0.001)。3.在呼吸平稳,吸气三凹征消失时间方面,治疗组平均为(49.221±7.586)h,对照组为(81.167±9.668)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604,P<0.001)。4.在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治疗组为(73.750±7.302)h,对照组为(121.683±9.349)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020,P<0.001)。5.在病情稳定时间方面,治疗组为(106.794±10.833)h,对照组为(146.183±14.236)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731,P<0.001)。6.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治疗组平均时间为(158.456±15.666)h,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50.267±42.581)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785,P<0.001)。7.治疗组68例,显效百分率为58.8%(40例);有效百分率为38.2%(26例);无效百分率2.9%(2例);对照组60例,显效百分率为41.7%(25例);有效百分率为30.0%(18例);无效百分率为28.3%(17例)。两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259,P<0.001)。8.治疗组有1例出现鹅口疮,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70,P=0.002)。结论在未明确致病菌之前,使用降阶梯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是强力、有效的,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