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隔姜灸加针刺结合中西药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可以为面瘫患者提供到更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疗。
材料与方法:将60位来自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病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这里将6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使其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同时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每日口服30mg,连用5天,之后于7日内逐渐停用;甲钴胺胶囊0.5mg日三次口服,共4周。对照组:服用中药汤剂以“祛风散寒,通经活络”为治法,选用牵正散加减。每日一剂,煎取300ml日三次分服,共28剂。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进行隔姜灸加针刺治疗。针刺取穴:阳白、地仓、颊车、合谷、攒竹、四白、太冲、翳风,留针30min,每次出针后选取其中3个穴位轮流进行隔姜灸治疗,每穴3壮,每壮1片姜。60位患者共进行4周的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面神经功能分级(H-B)、面瘫症状体征量化表、Portmann功能进行评分,通过统计处理,判断两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地恢复状况。
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瘫症状组内评分比较(P<0.05)有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瘫症状组间评分比较(P<0.05)有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的症状都有改善,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2.两组患者治疗后Portmann功能评分的疗效比较(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试验组痊愈、显效、有效的比例分别为50.0%、30.0%和16.7%,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的比例分别为20.0%、36.7%和40.0%,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疗效,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结论:
1.隔姜灸加针刺结合中西药疗法与中药结合西药疗法均可以有效地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
2.隔姜灸加针刺结合中西药疗法总有痊愈率、显效率高于中药结合西药疗法,其中痊愈率较突出。
3.隔姜灸加针刺结合中西药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材料与方法:将60位来自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病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这里将6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使其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同时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每日口服30mg,连用5天,之后于7日内逐渐停用;甲钴胺胶囊0.5mg日三次口服,共4周。对照组:服用中药汤剂以“祛风散寒,通经活络”为治法,选用牵正散加减。每日一剂,煎取300ml日三次分服,共28剂。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进行隔姜灸加针刺治疗。针刺取穴:阳白、地仓、颊车、合谷、攒竹、四白、太冲、翳风,留针30min,每次出针后选取其中3个穴位轮流进行隔姜灸治疗,每穴3壮,每壮1片姜。60位患者共进行4周的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面神经功能分级(H-B)、面瘫症状体征量化表、Portmann功能进行评分,通过统计处理,判断两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地恢复状况。
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瘫症状组内评分比较(P<0.05)有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瘫症状组间评分比较(P<0.05)有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的症状都有改善,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2.两组患者治疗后Portmann功能评分的疗效比较(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试验组痊愈、显效、有效的比例分别为50.0%、30.0%和16.7%,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的比例分别为20.0%、36.7%和40.0%,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疗效,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结论:
1.隔姜灸加针刺结合中西药疗法与中药结合西药疗法均可以有效地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
2.隔姜灸加针刺结合中西药疗法总有痊愈率、显效率高于中药结合西药疗法,其中痊愈率较突出。
3.隔姜灸加针刺结合中西药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