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提高稻瘟病抗性的生理学和细胞学机理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d_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Ori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水稻主要病害。本研究采用砂培实验,以抗病性不同的一对水稻近等基因系——感病CO39和抗病C101LAC(pi-1)为实验材料,结合大田试验结果,探讨硅处理和接菌处理条件下,硅提高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可能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供硅水平(0.5,1.0,1.5,2.0 mmol/L)均可增加水稻稻瘟病的抗性。随着施硅浓度的增大,稻瘟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持续降低,两个抗病性不同的材料表现一致,以2.0 mmol/L硅浓度的抗病效果最好,分别使感病材料CO39和抗病材料C101LAC(pi-1)的病情指数降低44.78%和54.99。 2.在不接种稻瘟病菌的情况下,无论加硅与否,水稻叶片的POD、PPO、PAL、SOD以及CAT活性无显著变化,加硅显著提高LOX活性;而当接种稻瘟病菌后,加硅可显著提高两个材料的POD、PPO、PAL以及感病材料的LOX的活性,而两个材料的SOD和CAT活性则显著降低。 3.无论是否接菌,施硅后水稻的茎部和叶片硅含量均显著上升,而根系的硅含量则在稻瘟病菌感染情况下加硅使之显著降低。稻瘟病菌感染后,两个水稻品系叶片的K+、Na+、Ca2+、Mg2+、Fe2+含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加硅处理则显著降低这些离子的含量,使之回复到与对照更接近的水平。 4.硅和稻瘟病接种对水稻的生理代谢产生明显影响。不接种情况下,加硅处理对两个水稻材料叶片的质膜透性、MDA和木质素含量、叶片水势、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0、叶绿素含量及碳氮比无显著影响,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根系活力显著增加,感病材料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而在感染稻瘟病菌的条件下,加硅可显著降低质膜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而水势、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Fv/Fm及Fv/F0均显著增加,感病材料的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和碳氮比并无明显的变化。 5.硅的分布与病原菌的侵入有密切关系。环境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在接种稻瘟病菌情况下,加硅处理后硅在叶片表面高度沉积,叶片的硅化细胞长度、宽度、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气孔硅突数增多,硅化细胞数量增多,排列更加清晰、致密、整齐。 6.对稻瘟病高发区的阳江和从化40多个水稻品种的研究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叶片的硅含量与稻瘟病的发病率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硅对水稻稻瘟病的抗性机理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1.在寄主一病原菌的相互作用中,硅参与了受侵染寄主叶片的生化反应,加硅后产生的一些小分子代谢物可诱发植物产生对病原菌一系列抗性反应。2.硅在水稻植株体内大量沉积,增强了植物细胞壁的机械强度,形成天然屏障,对病菌的侵入有一定的阻止作用。
其他文献
近红外单光子探铡因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关注。尤其是以单个光子作为信息载体的量子信息,量子密钥传输技术的兴起。此外,因具有极高的灵敏度,近红外单光子探测器还可以胜任其它
纳米薄膜是当前新技术新材料开发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纳米膜以及磁性层和非磁层材料相间组成的磁性多层膜由于其表现出许多与众不同的磁学及其他物理性质,如层间耦合、界面各
随着MEMS设计以及加工工艺的发展,对工艺标准化以及在线提取材料特征提出了需求。本文即根据这一需求提出了一套标准化的、通用的用于MEMS器件加工的3层多晶硅表面加工工艺及
外生菌根菌(ectomycorrhizal fungi)与植物间的共生现象在自然界非常普遍,尽管人们早已发现在盐渍环境中存在着这种共生关系,但对菌根共生体的耐盐性机理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PECVDSiC薄膜材料制备及在MEMS中的应用研究 本论文对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SiC(碳化硅)在MEMS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SiC材料因其优良的电学、机械和化学
液晶显示器(LCD)是当今信息社会中一种重要的信息设备。虽然以TFT-LCD为代表的高端显示设备近年来发展迅速,但CSTN-LCD以其低成本、低功耗的优势在移动通信设备等消费电子领域
针对常用的硅基MEMS器件难以在高温、高压、腐蚀性等条件下正常工作的情况,本文开发了适用于恶劣环境的碳化硅MEMS谐振器。 本文利用PECVD手段制备碳化硅薄膜,其低温特性使
激光玻璃在激光技术应用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使激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大功率激光器的研究中,激光玻璃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光子晶体光纤的诞生,人们开始设想利用
为适应自然环境中不断变化的光照条件,光合生物可以通过状态转换来调节激发能在PSⅠ和PSⅡ之间的平衡。状态转换是植物短时适应的一种重要调控机制,主要是通过PSⅡ主要捕光色素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抗性的日益提高,寻找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抗生素己迫在眉睫。据统计,目前从陆地微生物筛选到的活性物质中,有90%都是已知的,这给新型活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