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组织发展理论中组织发展“内适应”和“外适应”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研究对象---北京市D社区公共服务协会---北京市第一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账户的社区中介组织的发展问题的研究,着重分析了该协会为了完成“内适应”和“外适应”以赢得组织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所采取的发展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内适应”方面,协会主要采取了以下发展策略:在生成路径上采取“上下结合”的模式;接受社区建设专家的指导;进行组织体制创新;准确定位组织的性质和职能目标;完善组织机构设置和组织管理章程体系,重视社区精英的作用和积极调动组织成员(协会会员)的参与积极性等。在实现“外适应”方面则在资源相互依赖理论“任何一个单个的组织都无法完全控制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条件或者是无法从行动过程中获得预期的结果。”、“资源相互依赖理论有两个核心概念:一是组织的外在限制,即组织会对外在环境中掌握着重要资源的组织的需求做出回应;二是外部依赖,组织的管理人员为了确保组织的存在与延续,要尽可能地管理组织对外在环境的依赖情况。如果可能的话,就从外在限制中得到尽可能多的自主性与自由度”框架指导下,采取了以下具体的发展策略:与社会传统组织,主要包括政府、社区居委会、驻区单位、社区内原有非正式组织、社区居民按照一定的发展策略要求进行了持续的交流互动。在与政府的“迎合依赖”中获取自身的“合法性”;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专家资源支持、社会认可支持以及试点经验推广等资源;在与社区居委会的“交叉依赖”中实现减轻居委会工作压力,共同为社区建设筹集资金等方面资源的互动交流;在与驻区单位的互动中实现了资源互补的双赢;在对社区原有非正式组织进行吸纳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共同致力于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在于社区居民的互动鼓励了居民志愿服务的意识和对整个社区居民的心理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进行了初步的培养。在完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本文接着对D社区公共服务协会目前的运行现状和进一步发展的困境进行了探讨。结合调查所取得的资料,本文认为,D社区公共服务协会目前的运行出现了“内卷化”状态,即“实际上都是一种不理想的变革(演化)形态,亦即没有实际发展(或效益提高)的变革和增长”;而D社区公共服务协会进一步发展的困境主要有:自主性差、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资金不足、社区成员参与度较低、过于依靠个人权威获取资源等。通过以上的分析,最后得出了本文的结论:对D社区公共服务协会的性质做出了评价,认它是一个“准社区中介组织”;对D社区公共服务协会的发展模式和特点做出了总结,认为其发展的特点主要有:成立现实基础,即所依赖的社区有特点;生存路径有自身的特点;与传统组织的关系有自身的特点。最后本文进一步结合北京市政府层面统一推动的“社区服务站”的成立对D社区公共服务协会存在所提出的挑战,分析了协会未来几种可能的发展道路并加以评述。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论述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评述了相关研究成果,界定了本文的研究概念、介绍了研究设计。第二章,分析了D社区公共服务协会发展的“内适应”策略,主要包括:在生成路径上采取“上下结合”的模式;接受社区建设专家的指导;进行组织体制创新;准确定位组织的性质和职能目标;完善组织机构设置和组织管理章程体系,重视社区精英的作用和积极调动组织成员(协会会员)的参与积极性等。第三章,研究了D社区公共服务协会发展的“外适应”策略,主要包括:协会与政府、社区居委会、驻区单位、社区内原有各种非正式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的交流互动以及D社区公共服务协会在这种互动中为自身发展所获取的资源。第四章,探讨了D社区公共服务协会的工作成效与发展困境。第五章,评价了D社区公共服务协会的性质,总结了协会的发展模式及其特点之处,预测和评价了协会未来发展的几种可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