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手术结合术中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26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大咯血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临床管理困难,死亡率很高。手术治疗大咯血是有效的,但目前手术治疗通常用于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BAE术后复发的备选方案。BAE虽然即刻缓解率较高,但术后复发的问题不容忽视,急诊手术治疗在即刻缓解率及术后复发率方面都有良好表现。但因为病情进展迅速、术前定位困难及相关报道较高死亡率,较少有外科医师选择急诊手术,在此我们想重新探讨急诊手术治疗大咯血的手术适应症、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方 法]回顾2016年9月至2020年3月间我院胸外科门诊收治及经呼吸内科、急诊科转诊大咯血患者。把因大咯血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分为急诊手术组和计划手术组,经统计学分析其年龄、性别、咯血量、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前CT诊断、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病理诊断、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等资料的差异情况。[结 果]本次研究一共纳入29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6例,平均年龄54.34±11.88岁。其中“一般大咯血”25例,“危及生命大咯血”4例。术前CT与FOB成功定位出血部位分别为85.7%和79.3%,病因诊断方面CT与FOB的准确性分别为75%和44.8%。病因以气管扩张(51.7%)、肺恶性肿瘤(13.8%)、肺结核(10.3%)为主。手术入路包括经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术式选择包括肺段切除(3.4%),肺叶切除(72.4%),双叶切除(24.1%)。手术即刻缓解率为100%,总体治愈率为96.6%,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9%,急诊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高于计划手术组13.3%,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8),手术死亡率为0%。[结 论]对于支气管扩张、肺恶性肿瘤、肺曲霉菌病、肺结核、医源性肺动脉破裂、胸部创伤继发大咯血的患者应着重考虑手术切除,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及早进行。急诊手术结合术中FOB定位出血治疗大咯血患者的即刻缓解率是确切的,术后复发咯血几率较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是可以接受的。全麻气管内插管下行FOB是安全的、其定位出血部位是确切的,而对于急诊肺切除术治疗咯血,它是有效的保障。同时术前对患者手术适应症的把握十分重要,良好的术前管理及CT检查是必要的。电视胸腔镜技术的发展可能进一步降低急症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在适合经胸腔行肺叶切除治疗大咯血的患者应积极尝试该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抗VEGF及全视网膜光凝后分别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与Ahmed引流阀植入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角膜内皮细胞影响。方法 所有患者根据病情、治疗方法不同
在当前医疗卫生领域内,市场机制的引入、医疗体系的变化等都对传统医师职业素养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了医患间信任缺失,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医师既是临床工作者,又是医改的直
河流是地球进行营养循环、碳循环、泥沙循环的重要载体,是地表水循环的主要路径。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往往引起区域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环境污
会议
笔者近期收治了两例肱骨骨折的病犬,对骨折均实施了髓内针内固定术,两例患犬的内固定手术均获得了成功,但由于患犬自身体质及其它并发症的原因却导致了不同的转归结果。病例一患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外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占领市场,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就要不断的扩大企业的规模。有很多方法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其中一种就是换股
在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城市集中供热是以福利模式存在的。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开启了城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先声,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的集中供热管理体制取得较大的成效,关停兼并了一些微小的锅炉房,合并重组了供热公司,有序地推进城市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盘锦市紧随国家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设立了供热监管机构,积极探索供热监管模式。
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深度贫困县脱贫进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各地区脱贫压力、脱贫状态和政府响应等脱贫进程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并以四川省为例进行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高阶思维能力。教师要在素质教育与德育全面深入的背景下,充分认识到在小
在“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中国企业的一些优秀代表先后踏出国门,进行海外并购,借以在全球平台上整合资源,参与竞争,获得发展机会。海外并购及相关研究过往主要集
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是非常重要的免疫抑制性受体分子之一,其配体为PD-L1和PD-L2(PD-Ls)。PD-1/PD-Ls通路传递负免疫信号,导致机体免疫功能衰竭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