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Sloan提出了“应计异象”这一概念。所谓“应计异象”是一种特殊的会计现象,Sloan始终认为财务会计信息与股票的定价之间之所以存在相悖的现象,是因为在权责发生制下一些应计项目的存在,所以,他把财务会计信息与股票的定价之间相悖的现象叫做“应计异象”。“应计异象”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对有效市场理论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在权责发生制的影响下,会计盈余不在是单一的用自由现金流来衡量,会计盈余需要被仔细地进行划分,分成应计利润和自由现金流两个部分。然而Sloan却发现众多投资者并没有完全意识到会计盈余各个组成部分是存在差异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意识到应计利润和自由现金流这两个部分在持续性上的差异,过度的关注会计盈余的总体,忽略了会计盈余各部分的占比情况。导致资本市场错误定价的原因之一是:过高的评估了应计利润占会计盈余比例高的上市公司的价值,过低的评估了应计利润占会计盈余比例低的上市公司的价值。不难理解,“应计异象”形成的根源就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未来的盈余能力“功能锁定”在会计盈余的整体概念上。由此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对于投资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会计信息的披露反映着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未来动向,这些信息的质量高低对投资者做出的投资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高可以大大降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利于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避免了管理层之间的盈余操作,让广大投资者正确认识上市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做出正确的市场定价,防止“应计异象”的出现,最终维护了资本市场的有效。本篇论文一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首先阐述了本篇论文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其次简单解释了本篇论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再次明确了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分析框架,最后提出了本篇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从而了解学者们对于应计异象以及应计异象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相关关系的研究情况。第三部分是应计异象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理论基础,详细的介绍了应计异象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论,通过对有效市场假说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委托代理理论和行为金融学进行理论论述,在理论上为应计异象的产生以及应计异象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性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第四部分是应计异象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联性分析,通过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现状以及应计异象的产生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相关性的分析,得出应计异象与不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五部分是对应计异象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相关性的研究设计。提出本篇论文的研究假设以及变量选取的原则,根据我国现有的会计信息披露特点选取研究样本,创建应计异象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相关性研究的模型。第六部分是实证研究,首先根据样本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其次根据第五部分所设定的研究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实证结论。第七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建议,回顾全文得出研究结论同时指出研究过程中的不足,针对研究结论以及研究不足提出建议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本篇论文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确实存在应计异象,这一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应计异象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着负相关的关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应计异象形成的可能性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