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蛋白成分和淀粉特性对面包品质的影响及品质改良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astl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目前我国种植的小麦多为中筋类型,缺乏强筋和弱筋品种。基于此状况,国内育种者已于近年开展了强筋小麦品种的选育。蛋白质和淀粉是小麦子粒的最主要成分,对小麦面粉的面团特性和面包烘烤品质至关重要。本文对小麦蛋白质的重要成分和淀粉特性进行了的研究,以期为小麦品种的品质改良提供依据。 1 利用国内外小麦种质分析了蛋白质组分与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清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和醇溶蛋白含量与面团流变学特性相关不显著。麦谷蛋白含量和剩余蛋白含量与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正相关显著;利用通径分析研究了小麦蛋白质组分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利用常规育种提高麦谷蛋白含量和剩余蛋白含量是可行的。 2 分析了270份小麦品种的HMW-GS组成及其蛋白质含量、Zeleny沉淀值、GMP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结果表明,亚基1、2、7、7+8、5+10的面包品质性状的平均值较高。利用3个在1B和1D位点上亚基有差异的小麦杂交组合,研究了不同亚基组合后对面包烘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HMW-GS重组后,亚基组合品质评分值的相对大小与其对应的面团流变学特性呈现较好的一致性,亚基组合之间的面包品质指标差异显著。利用HMW-GS组合效应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麦品种的面包品质,并已培育出优质新品系。 3 分析了260份小麦种质材料的GMP含量和主要品质性状及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表明,GMP含量与主要面包品质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GMP含量能较好地反映小麦面粉的面包品质,而且测样用量少,可作为面包品质筛选指标用于小麦品质育种。小麦GMP含量与多数农艺性状相关不显著,有利于高产优质的结合改良。GMP含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很高。GMP含量作为面包品质指标在育种的杂种早代选择是有效的。 4 测定了260份小麦种质的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面包品质性状和60份小麦材料的支链淀粉含量、淀粉总含量。相关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与面包品质呈极显著负相关,支链淀粉含量和膨胀势与面包品质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10个小麦品系的淀粉粒大小和形状,发现A型淀粉粒直径较大的品系,面包品质好,反之亦然。圆形或椭圆形淀粉粒一般较大,长圆形淀粉粒一般较小;双列杂交分析表明,小麦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加性效应稍大于非加性效应;膨胀势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加性方差小于非加性方差。品种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点对小麦直链淀粉含量和膨胀势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品质性状好的品种,变异幅度大。改良我国小麦品种的淀粉特性,最重要的是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提高面粉的膨胀势。
其他文献
冷战后,中国相继加入了一系列军控和防扩散条约,逐步融入到国际军控机制。近年来中美两国在军控和防扩散领域的合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军备控制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但
大部分高聚物的力学性能依赖于温度、持荷时间、加载速率和环境等因素,其中,温度和时间的依赖性尤为显著。同时,银纹化和银纹损伤是高聚物特有的一种现象,细观层次的银纹引发、生
本文的目的是:深入探讨丝网印刷工艺主要参数间相互的内在联系,为丝网目数的选择及实现工艺参数的规范化和数据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重要性是:网目调丝网印刷参数的确定历来是
从1936年到1976年,徐懋庸的鲁迅叙述长达40年。考察徐懋庸全部鲁迅叙述之间的互文性,讨论其中的“变”与“不变”,既可探究徐懋庸鲁迅叙述的阶段性与策略性,也可窥见鲁迅的历
金-瓷修复体(Porcelain-fused-to-metal PFM),具有强度高、制作工艺简单、耐磨性好、色泽稳定及形态逼真等优点,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深受牙科医生及患者的欢迎。因此,尽管其
作业成本法是西方国家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全面兴起并在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业成本法能克服传统成本计算的诸多缺点,提供大
本文开展了乳酸细菌BME5-18M 利用葡萄糖发酵产L-乳酸的研究,在间歇发酵的基础上研究了温度、pH、碳源种类及其浓度对发酵过程菌体生长及产酸的影响,确定了发酵的最适温度、碳
男性性别是冠心病的一个传统的危险因素,雄激素则被认为是这一危险因素背后的真正原因。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却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目前关于雄激素是“致”病还是“治”病这一
本论文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转谷氨酰胺酶应用于鸡肉肠生产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包括转谷氨酰胺酶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浓度及食盐浓度、煮制温度对转谷氨酰胺酶处理的鸡肉肠
本文在全面搜集江西竹枝词的基础上,展开对竹枝词的文本分析,并以清代竹枝词为基本史料,将其中反映的江西社会经济生活资料与已有的研究相对照互证,意在抉发竹枝词“以诗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