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经桡动脉路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桡动脉压迫器解压方案的出血、肿胀发生时间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压迫器不同时间点压力值、解压值、解压间隔时间、解压频次及总压迫时长指标的观察,探讨其与出血、肿胀发生的相关性,以期得出出血、肿胀发生风险值,为临床开展经桡动脉路径PCI术后患者穿刺部位及术侧肢护理观察的重点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科788例行经桡动脉路径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结合专家函询法与临床预实验,制定患者一般资料问卷调查,筛选桡动脉压迫器解压方案的观察指标,并对患者一般资料和观察指标进行结构化文本设计。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不同时间点压力值、解压值、解压间隔时间、解压频次及总压迫时长及出血、肿胀发生的时程特征,比较不同基线特征和解压方案下出血、肿胀发生情况的差异,探讨不同压力值、解压值、解压时间及解压间隔时间与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及术侧肢肿胀的相关性,构建出血、肿胀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同时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其判断PCI术后患者穿刺部位出血及术侧肢肿胀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样本量841例,剔除中途退出者和数据不完整者,最终确定样本量为788例。(1)212例患者在术后6h内发生穿刺部位出血,出血发生率为26.90%,其中56例在第一次解压前发生出血,156例在第一次解压后发生出血;术后1h内出血发生例数为186例(87.74%),出血发生率最高。(2)196例患者在术后6h内并发术侧肢肿胀,肿胀发生率为24.87%,其中IV级肿胀患者5例,III级肿胀患者8例,II级肿胀患者43例,Ⅰ级肿胀患者140例;术后2.5h后肿胀发生例数为144例(73.47%),肿胀发生率最高。(3)纳入的研究对象中,术后6小时内未出血者576例(未出血组),出血者212例(出血组),两组基线收缩压、术后6h内抗凝药物使用、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asso回归分析提示解压频次、首次压力值、第一次解压值及第一次解压时间与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发生风险均显著关联,可对术后出血发生风险进行预测。所构建的模型训练集AUC为0.931,95%CI(0.930,0.934),验证集AUC为0.932,95%CI(0.922,0.946),ROC曲线下面积为0.931~0.932。(4)纳入的研究对象中,术后6h内未发生肿胀者592例(未肿胀组),发生肿胀者196例(肿胀组),两组糖尿病史、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asso回归分析提示第一次解压时间、第二次解压时间、首次压力值、第一次解压后压力值、第二次解压后压力值、基线收缩压与术后肿胀发生风险均显著关联,可对术后肿胀发生风险进行预测。所构建的模型训练集AUC为0.870,95%CI(0.867,0.877),验证集AUC为0.857,95%CI(0.815,0.9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0.870。结论:(1)经桡动脉路径PCI术后患者穿刺部位出血和肿胀发生率较高,重点观察时间段分别是术后1h内和术后2.5h后。(2)高基线收缩压、术后6h内使用抗凝药物、凝血酶原时间较长的PCI术患者发生术后穿刺部位出血的风险较大;出血预警模型提示解压频次、第一次解压时间、首次压力值及第一次解压值与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发生风险均存在相关性,可对出血发生风险进行预测,模型预测效果稳定。(3)糖尿病史与手术时间过长会增加PCI术后患者术侧肢肿胀发生风险;肿胀预警模型提示第一次减压时间、第二次减压时间、首次压力值、第一次解压后压力值、第二次解压后压力值、基线收缩压与患者术侧肢肿胀发生风险存在相关性,可对肿胀发生风险进行预测,模型预测效果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