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在胃癌光热治疗及重塑胃癌细胞膜表面电荷中的应用与机制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ianxi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由于现阶段肿瘤的有效治疗依然是重大的难题,因此寻求新的治疗策略一直是医学领域的努力方向。纳米材料的兴起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将纳米材料运用于癌症治疗及肿瘤细胞的改造是近年来的一项研究热点。纳米材料指的是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1-100 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纳米材料所具有的丰富的光、热、电特性,一方面使其成为实现肿瘤多元化治疗理想介质,另一方面也使其在肿瘤细胞的改造及重塑领域得以深入研究。肿瘤异质性的存在及耐药性的产生,使接受单一化疗的治疗策略的肿瘤患者临床获益受限。接受多策略综合治疗的肿瘤患者较单一化疗可得到更多临床获益。近来,基于纳米材料的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治疗领域得到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与正常组织相比,实体肿瘤组织特殊的高渗透、长滞留效应有利于纳米颗粒的选择性积累,使纳米材料成为肿瘤治疗中理想的选择之一。探索新型高效的纳米载药系统,对于改善化疗药物的组织分布和滞留、实现肿瘤的多策略综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项目第一部分基于聚异丙烯酰胺温敏水凝胶和单壁碳纳米管材料设计了一种联合化疗和光热治疗两种治疗策略的纳米载药系统,探讨其对比单一化疗在抑制肿瘤生长方面的优势。研究表明,肿瘤细胞膜表面存在的大量负电荷是引起肿瘤异常信号转导的基础。通过外界施加电场可干扰细胞膜表面电荷的分布。壳聚糖纳米胶是一种携带大量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溶液,这一特性使其作为载体材料被广泛用于纳米医学。聚阳离子壳聚糖纳米胶能否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对肿瘤细胞膜表面电荷的分布产生影响,从而调控依附肿瘤细胞膜的异常信号转导,目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项目第二部分旨在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并探讨针对肿瘤细胞膜表面电荷的干预能否成为逆转肿瘤恶性生物学表型的一种潜在途径。研究方法、内容和结果1.DOX/SWNT-GEL的设计与表征通过成胶实验、近红外光谱测试、流变学测试、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证实首次设计合成的 Gelatin/SWNT-APTS-NH2水凝胶载药系统(DOX/SWNT-GEL)具备可逆的溶胶-凝胶转化能力;通过阿霉素载药释放实验,证实该载药系统具备高效的载药能力及药物缓释作用。2.DOX/SWNT-GEL对胃癌细胞的作用通过MTT实验、细胞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技术等方法,明确了:1.DOX/SWNT-GEL可被BGC-823细胞有效摄取;2.SWNT-GEL不影响胃癌细胞生长活性,近红外光(near infrared,NIR)激发后的SWNT-GEL可一定程度抑制胃癌细胞活性;3.对比阿霉素单药,NIR激发的DOX/SWNT-GEL引起的细胞凋亡率增加。3.NIR激发的DOX/SWNT-GEL抑制皮下瘤生长通过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小动物PET-CT、HE染色等实验,从动物水平证实与阿霉素单药相比,NIR激发后的DOX/SWNT-GEL对胃癌组织的生长抑制率更高,并且对裸鼠正常组织器官不产生生物毒性。4.壳聚糖纳米胶(CHS-GEL)对胃癌细胞膜电荷的重塑作用利用CHS-GEL对不同状态下(贴壁状态和悬浮状态)的胃癌细胞进行涂层处理,通过纳米粒度仪、TEM等实验,明确了 CHS-GEL能成功包裹细胞膜,CHS-GEL干扰了胃癌细胞膜表面电荷分布。5.CHS-GEL对肿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表型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小动物活体成像等方法,证实CHS-GEL处理显著抑制了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胃癌细胞在体内的黏附和定植能力。体外实验中,CHS-GEL不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体内实验中,CHS-GEL的处理显著抑制了皮下瘤的生长。6.CHS-GEL影响胃癌细胞功能的可能机制通过western blot、膜浆分离与核浆分离蛋白分析、免疫荧光等实验,证实壳聚糖纳米胶抑制了 EMT相关间质表型蛋白及PD-L1的表达,下调了局部黏着斑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伴随β-catenin、p120ctn膜定位增加的亚细胞定位改变。结论本研究第一部分表明NIR激发下的DOX/SWNT-GEL载药系统较阿霉素单药发挥了更好的促进胃癌细胞凋亡、抑制胃癌组织生长的作用;第二部分表明,CHS-GEL通过干扰胃癌细胞膜表面电荷,抑制其迁移、侵袭,促进其在体内定植、黏附,并抑制肿瘤细胞体内成瘤能力,揭示了一系列蛋白分子在这一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总之,这两项研究为利用纳米材料在胃癌的多策略治疗以及生物学行为的控制方面开拓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发病率排名第二位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非运动症状和运动症状两大类。非运动症状包括认知障碍,主要与海马区突触可塑性变化相关。运动症状包括运动迟缓、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等,主要与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相关。海马区和黑质区在PD的发生和治疗中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开展了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聚焦海马区,探讨PD认知障碍发生的Rac
学位
围生期氧供不足引起的缺氧缺血(hypoxia-ischemia,HI)脑损伤,是新生儿脑损伤的常见病因。尽管新生儿医疗取得一定进展,脑HI仍是造成新生儿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并发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极为重要。远端缺血后处理(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C),是指在重要器官受到严重缺血后,于四肢施行若干循环短暂的阻断和恢复血流。麻醉药后
学位
毛囊是人体复杂的微小器官,其最主要的功能是生长毛发。作为皮肤的附属器,毛囊具有独特的发育机制和生长规律。由于对毛囊周期循环的信号调控机制认识不足,导致临床上对许多毛发疾病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活化素(Activin,ACT)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超家族成员,参与多种细胞的生长调节。课题组近期研究发现:ACT B促进皮肤创伤愈合,并
学位
背景与目的:纤维化发生是预测慢性肝损伤和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尚缺少可靠指标预测早期肝纤维化。新研究数据表明:胆管反应(ductular reaction,DR)和纤维化发生存在机制联系,暗示血清中DR相关分子是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标志物的潜在候选因子。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索血清中DR相关分子的表达,并评估其与组织中DR和纤维化生成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地,初步探讨DR促进肝纤维化进程的可能机制。
学位
肿瘤细胞依赖氧化磷酸化到糖酵解的代谢转变来获得能量和生物合成所需的底物。糖酵解对建立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也至关重要[1]。因此,为了发掘更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阐明控制肿瘤代谢的途径至关重要。MTR4是与核外切复合体相关的RNA解旋酶,在RNA合成及质量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2]。我们首次发现,MTR4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并与肝癌患者的不理想预后相关。MTR4通过促进氧化磷酸化到糖酵解的代谢转变,在肝癌
学位
背景与目的:占骨组织总细胞的90%以上的骨细胞是一种机械力学感受细胞(mechanosensory cell),骨细胞能分泌 DMP1、MEPE、FGF-23、Phex、SOST等因子,参与钙磷代谢与骨稳态的调控。骨稳态失衡导致骨结构与功能性疾病(如骨折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因此,探究调控骨生成的作用机理对骨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雷帕霉素机制性靶蛋白(t
学位
通过对全基因组或全外显子组重测序来鉴定遗传变异位点的方法,在遗传学、基因组学及临床诊断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多拷贝区域(Multi-copy regions,MCR),即在基因组不同的位置存在相同序列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存在会严重影响遗传变异位点发现的准确性。因此,本研究使用“平铺序列”比对到人类基因组(hg19)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中“平铺序列”为300bp的序列片段,间隔1
学位
研究背景小干扰RNA(siRNA)可特异性沉默靶mRNA表达,具有治疗基因过表达或突变引起的肿瘤等疾病的应用前景。与纳米粒相比,siRNA偶联共轭物具有稳定性好、易制备、靶向性好等优点。整合素αvβ3受体在肿瘤细胞表面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高表达,如黑色素瘤。c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可特异性的识别αvβ3受体,将所携带的分子通过αvβ3受体介导的内吞机制进入细胞内。黑色素瘤中PD-L1异常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均居全部恶性肿瘤中的第5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口老年化的加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正在显著上升,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一大疾病。结直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因此研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寻找有效的针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尤为重要。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因
学位
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y,PNI)后损伤远端会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包括轴突和髓鞘的崩解破碎、溶解、吸收,这一系列变化称为华勒变性(Walleriandegeneration)。主要变现为轴突部分发生交替的膨胀、缩窄,之后缩窄的部分会发生断裂,呈现颗粒状。随着轴突的崩解变性,其周围的髓鞘也会发生变性,具体变现为其特有的同心圆样的板层结构松解、变形、内陷,形成一个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