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天然气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可经由中间产物合成气再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其它增值的化工产品.目前合成气的制备主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天然气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可经由中间产物合成气再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其它增值的化工产品.目前合成气的制备主要是通过水汽重整反应(SMR),该工艺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如能耗高、反应条件苛刻等;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POM)为一弱放热反应,反应速度快,因而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替代技术.但常规的POM过程需要用纯氧气作为反应原料气,这将导致合成气制备成本的增加.致密陶瓷透氧膜构建的膜反应器应用于POM过程,能将氧分离与反应过程耦合在一起,可大大降低合成气的生产成本.该论文主要研究了四种甲烷制合成气透氧膜反应器型式,讨论了各型反应器实际应用的可行性、特点,并对膜反应器中甲烷制合成气的机理过程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混合导体材料在催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氧传感器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论文对La Sr3Fe3-xMnxO10-δ混合导体和La Sr3Fe3O10-Ce0.8Sm0.2O2双相材料混合导体的结构、电学性能、氧扩散机制以及半电池阴极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探索性地研究。采用柠檬酸法制备了具有层状钙钛矿结构的混合导体La Sr3Fe3-xMnxO10-δ(x=0~0.8)样品
作者根据Rusum Roy和E.F.Osborn的系统相平衡图设计了一组Li2O-Al2O3-SiO2系统玻璃的配方。同时添加P2O5和TiO2作晶核剂,在较低的温度(1450℃)下保温1h,获得了均匀无色透明的基础
纳米CaCO3改性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树脂能改善其力学性能,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常用的纳米CaCO3粒子表面改性技术和制备工艺难以实现纳米CaCO3在PVC中的良
本论文选用对重金属离子具有独特选择性识别能力的对叔丁基硫杂杯[4]芳烃(TCA)为受体,以苝、芘等常见多环芳烃为荧光体,并以某种表面活性剂作为自组装模板剂,基于自组装模板剂在水中的胶束自组装机制制备成一种新型的“ON–OFF”型Cu2+离子荧光探针。通过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分析证明了荧光体和硫杂杯[4]芳烃已被加载到表面活性剂胶束上实现了自组装过程。通过荧光猝灭实验考察了受体用量、荧光体浓度、表面活性
阻变存储器(RRAM)以其结构简单、低功耗、高存储密度以及与传统CMOS工艺相兼容等众多优点已成为下一代非挥发性存储器的研究热点。碳纳米管自被发现以来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从碳纳米材料的压阻效应着手,以期研制一种全新的非挥发性应变存储器件。本文通过对化学气相沉积方法进行优化及改善,采用特定催化剂及碳源制备出P型竹节状碳纳米管和分级结构碳纳米纤维。通过对其形貌及结构分析得出竹节状碳纳米管的基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旨在开发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三维光学摄影测量设备,以用于反向工程的数据获取。本文中探讨了摄像机的标定和数据点云的拼合两项技术。本文从多方面比较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