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学位”是指本科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自愿选修不同学科门类的另一专业的辅修课程,并逐步取得相应的学分;若同时达到两个专业的毕业要求,学生最终能获得两个专业的学士学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发展转型的要求,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强,而在这一趋势下“双学位”被认为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得到了国家、社会、各高校和广大学生群体的广泛认可。 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由于国家法律政策缺位、各高校培养制度不完善、学生个人能力有限等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学生在“双学位”选修过程中的“盲目性”、“有限理性”、“非理性”问题不断出现,甚至影响到了“双学位”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这一模式本身的声誉。 由H大学发起并一直参与建设的“七校联合办学”是在湖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由地处武汉的7所教育部直属大学开办的双学位教育机制。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学生报名参加,现在它已发展成为我国持续时间最长、实质性参与高校最多、合作范围最广、影响最大、受益学生最多的一种联合办学模式,代表了国内双学位办学的较高水平。据调查,在对双学位的了解、认识和决策的过程中,学生们的信息收集并不完全、受外界环境影响较为严重、存在较明显的盲目性和功利性愿望,并且在学生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对双学位培养质量和教育意义的负面评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较明显地受到了“代表性启示”、“现成性启示”和“过于自信偏见”等有限理性思维模式的影响。考察还发现,H大学双学位相关制度在信息发布、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诸多功能上存在明显缺失和不足,既未能起到对学生的有限理性选择进行有效引导和甄别的作用,又缺少对双学位教学质量的合理监督。 鉴于学生群体在信息收集、个人能力方面的弱势地位,应当更加注重发挥制度改进的作用,从而对学生群体的有限理性进行有效的甄别和引导。具体而言,应该在国家层面上加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各高校层面上双学位制度的补足功能缺位,在各院系层面加强适合双学位教学特点的培养计划和信息收集反馈机制。从而多管齐下,全方位地改善学生的有限理性选择状况,提升我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效益、质量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