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1年澎湃新闻家暴报道的话语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D102626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些家暴事件频频在媒体上被曝光,从宇芽到方洋洋,从拉姆到马金瑜,家暴问题持续受到社会热议。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会在潜移默化中默默地影响着社会大众对某些事情的认知,会影响社会大众对这些事情的重视程度,换句话说,大众媒体对家暴事件的报道数量越多,社会大众对这家暴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就越高。一方面,媒体对家暴事件的报道,社会各界对于家暴问题会越来越关注,能够增强社会大众的反家暴意识,从而有利于家暴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媒体在进行家暴报道时所使用的新闻话语也会引起相应的社会舆论,甚至会衍生更多社会问题。因此,本文以家暴报道的新闻话语研究为着力点,研究家暴报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促使媒体在反家暴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本研究主要采用话语分析法,选取“澎湃新闻”2016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这一段时间内320篇相关家暴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以费尔克拉夫的三维批判话语作为主要的分析方法,并结合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方法,分为文本维度、话语实践维度、社会实践维度三个主要框架对澎湃新闻家暴相关报道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家暴报道的内容建构及其问题。
  通过文本维度分析发现,该类报道主题主要以家暴案例报道为主,不同主题有着各自的新闻图式建构,话语风格上多秉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话语修辞上采用了明确消息来源、使用精确数字、描述现场细节、引发情感共鸣等多种策略来增强新闻报道的说服效果。
  通过话语实践分析发现,澎湃新闻采用设问方式、绝对话语、权威来源来增强反家暴话语力量;并建构出软弱隐忍的女性受害者形象和强势暴躁的男性施暴者形象,将伤害报复负面情节作为主要的叙事模式;报道的连贯性强化了社会大众对反家暴的认知。
  通过社会实践分析发现,家暴话语受政治因素影响,报道发布频率与相关反家暴节日有关,并通过建构反家暴法律知识和塑造社会共识的合法性等手段来传递反家暴的意识形态;受经济因素影响,通过猎奇化标题和细节化的描述来吸引受众注意力,来达到增强商业效益的目的;受父权意识的影响,男性掌握着新闻的话语权,有些家暴话语中将男性作为规则标准,而女性却成为了男性的附属品。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发现澎湃新闻存在着报道题材单一,地域覆盖面窄;家暴归因时忽视性别视角,没有深入到社会层面;绝大部分从男性的视角进行报道,缺乏对女性的伦理关怀;侧重关注案例,忽略其他家暴问题揭露等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媒体在反家暴社会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媒体在进行家暴报道时,要建构反家暴媒体援助网络,要走出性别认知困境,要强化媒体伦理责任,要深挖家暴新闻价值等。
其他文献
美国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为美国电视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创作环境,使得美国电视剧不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在不断创新。近几年美国各大电视网都纷纷推出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迷你剧剧集,剧目涉及的真实事件取材范围覆盖全球,运用的叙事手法独树一帜。随着该类剧目数量的增多,已经出现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另外,此类电视剧所讨论的社会文化问题也较为深刻,当前出现的十余部作品无论是在口碑还是在制作水准上都有较高的评价。同时,这
学位
从传统的电视报刊到现在的数字化媒体,媒介形式的转变是新媒体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而代表公众意见的公共舆论,其局面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以个人意志为核心的的网络新媒体,已经从边缘地带走向了主流。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当前中国的公众话语权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从过去高度统一的国家宣传话语体系,逐步演化成一种多元分化的话语结构格局。对此种转变,国内学者所做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有的侧重于不同阶层在媒介话语
学位
全球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社交媒体成为国家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平台。社交媒体在全球舞台的活跃使得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李子柒、papi酱等民间主体用户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已初见成效,国际传播逐步从“象阵”式向“蚁群”式格局发生转变。而后生强劲的国际性社交媒体平台TikTok多次在下载量超过了美国国内市场社交平台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及You
学位
家庭是个体赖以生存的家园,是社会的细胞和大众情感特质、价值观念的写照。电影里的家庭空间饱含家庭成员的喜怒哀乐,映照着个体的苦痛、迷茫、觉醒和回归。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产电影除了描绘、记录价值观念的建设外,还具有建构价值观念的作用。电影通过多重叙事策略与焦虑对抗并为观众提供解决情感焦虑的想象性满足以实现其意识形态的传递和引导功能。  本文选取2012-2021年十八大召开以
学位
纪录片是将国家形象传播出去的重要工具和载体。中国故事在纪录片中发挥着了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作用,构成了共情传播的空间。空间是一个地理学概念,可以通过感知、观察等方式进行测量,包含符号、表征等元素。这些元素也存在于纪录片的影像空间中,呈现了对外传播的国家形象。从空间角度分析纪录片展示的国家形象,能深入了解内在空间逻辑,对展示全面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列斐伏尔、苏贾将空间分为三层次:
学位
近年来,粉丝依托网络技术在虚拟空间集聚,形成声势浩大的粉丝群体,粉丝已经成为当下社会一种独特的媒介景观存在。他们借助网络技术参与虚拟社区的建构、粉丝文本的解读与再生产、打榜、反黑等,种种皆是粉丝文化的具体表现。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各种拥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圈子”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粉丝群体逐渐细化,明星CP粉就是粉丝群体中的一种类型。喜欢明星之间的“拟态爱情”的CP粉和只喜欢某位明星的唯粉之间
学位
近年来,“圈层”搭载新媒介平台,以势如破竹之态全方位渗透至社会生活各方领域,尤其对网络舆论传播机制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内源性影响,使得网络舆论议题生成、传播扩散乃至舆论认同过程中的圈层化现象日益凸显。网络舆论作为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其理性有序的传播对国家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思想指引作用,是党和国家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圈层”对网络舆论传播机制的影响,不仅能够推进网络舆论的有序生长
学位
现如今,社交媒体已经不仅仅是联络的工具,更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而新浪微博作为日活跃用户超2.4亿、月活跃用户达5.5亿的中国影响最大的社交平台之一,用户在平台上公开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实现即时分享、即时互动。其媒体账号在发布消息、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中“人民网”账号作为拥有近8000万粉丝的媒体账号和人民网的法人微博,阅读量、互动数、影响力极大,“澎湃新闻”是国内第一家由
学位
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纽约时报》“TheUpshot”板块中的日常数据新闻可视化进行研究,从新闻常规的视角分析了可视化生产策略和专业规范。其中生产策略包括视觉呈现策略、交互设计策略和技术应用策略;专业规范包括客观性规范、透明性规范和清晰度规范。  在视觉呈现方面,本文发现“TheUpshot”板块的日常数据新闻可视化生产体现出一些偏好,并着重分析了时间线和地图的呈现策略。“The
学位
县级融媒体中心在2020年底实现了全国覆盖,目前已转向纵深发展时期。为了研究县级融媒体中心舆论引导机制,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全国舆论宣传阵地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深度访谈、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发展历史、引导优势、探索实践入手,研究论述了当下县级融媒体中心舆论引导的现状;基于舆论发生机制,解析了县级融媒体中心为主体的舆论引导机制;根据对齐河县融媒体中心的实地观察和对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