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不同质地土壤条件下葡萄连作效应差异机制,本试验以贝达(Beta Vitis riparia × V.labrusca cv.)葡萄为试材,以辽宁省四个主要葡萄产区的连作土及相应未栽种过葡萄的空白土作为研究对象,评价了贝达葡萄在不同连作土壤中的长势差异;同时为明确不同质地土壤条件下植株长势差异机制,选取了砂质土壤(大连)和壤质土壤(熊岳)地区空白土壤为研究对象,添加外源贝达葡萄根系腐解物模拟连作水平,分析了酚类物质在不同质地土壤条件下的积累情况,明确与其代谢相关的土壤因子,阐明了贝达葡萄在不同质地土壤中植株长势出现差异的原因。具体试验结果如下:1.首次评价了辽宁省不同葡萄产区(北镇、沈阳、熊岳、大连)土壤的连作效应。具体表现为大连地区的土壤表现出连作障碍,其他葡萄产区土壤未表现出连作障碍。相关性分析表明,连作土壤中葡萄地下干重与土壤中总酚呈正相关、与复合态酚、水溶性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中粘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2.明确了不同质地土壤的连作效应。选取未种植过葡萄的砂质土壤(大连)和壤质土壤(熊岳)为研究对象,添加不同浓度贝达葡萄根系腐解物模拟连作水平。再次证明了栽培在砂质土壤(大连)中植株长势低于对照,且随着根系腐解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壤质土壤(熊岳)中植株长势高于对照,但随着腐解物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减弱,即砂质土壤的连作效应水平强于壤质土壤。3.明确了与酚类物质含量变化有关的土壤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总酚含量与粘粒呈正相关,复合态酚、水溶性酚与粘粒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中粘粒含量越多,酚类物质含量越高。4.明确造成砂质土壤(大连)和壤质土壤(熊岳)差异的主要土壤因子。经主成分分析得出,两种土壤中存在差异的主要土壤因子为:碱解氮(0.988)、有机质(0.980)、速效钾(0.969)、全氮(0.953)、总酚(0.946)。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总酚与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速效K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K、速效磷、pH成极显著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