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骨文自1899年被发现起,100多年来学者们对其的研究,可说探赜索隐,成就辉煌,但多表现在考释文字,对材料的整理、缀合,与文献结合研究商史、书评、书讯等方面。也有学者对甲骨文了的形义关系进行研究,但都是运用传统的理论观点。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从认知的角度对汉字结构以及形义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频繁,但是这些研究大都是对简化汉字的研究。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甲骨文形义之间的关系可谓寥寥无几。为了全面地揭示甲骨文字的生成机制以及甲骨文字形义之间的关系,本文拟从认知的视角对《甲骨文字典》(第二版)的1127个可识字结构进行穷尽性调查分析。在除去在卜辞中同形并通用但在后来分化成不同结构的34个字之后,把剩下的1093个甲骨文字根据“六书”理论分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等四类;并且把每类汉字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讨论甲骨文字形与其意义之间的关系。在调查分析中发现几乎所有甲骨文字都有“据形索义”的特征,即甲骨文形和意之间呈象似性关系。通过对每类甲骨文字所表现的象似性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甲骨文字所表现的象似性种类不同,象似性程度也有区别,从象形字到会意字这种象似性关系呈减弱的趋势。在通过对每类甲骨文字的结构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发现,甲骨文及甲骨文象似性的生成机制源于人的意象图式,不同类型的甲骨文字所表现的意象图式也不同,这也就是不同类型的文字所表现出来的象似性程度也不同的原因所在。象形字几乎都基于静态的意象图式,指事字则主要基于具有半静态特点的意象图式,而会意字则主要基于动态的意象图式,这就是为什么象似性程度从象形字到会意字呈减弱的趋势。同时,该研究还修正了象似性主要运用于音义象似性、词汇一句法象似性和语篇象似性、顺序象似性等研究的结论,深化了象似性的研究,拓宽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为认知语言学在甲骨文字的研究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