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演进视角下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与机理研究 ——以苏州市东山镇杨湾古村为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sxdcfvgb0987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聚落是农业人口集聚的空间,其生产生活方式较多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乡村聚落的内部空间结构作为乡村居民在长期的人地互动中,为开展各类生产生活活动而自发促成的空间组织形式,体现了居民在特定时期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因而在较长的历史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不仅是居民物质和精神需求变化的外在反映,更可能体现人地关系演进的动态影响。而传承和活化乡村聚落文化也很有必要探讨人地关系变化在乡村聚落这一较小空间尺度上的响应过程,这就包括乡村聚落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与机制。为此,本文主要结合对苏州市东山镇杨湾古村为案例研究,初步探究了人地关系演进中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化机理,以期为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活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论文共分为七章。绪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核心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进行介绍;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重点梳理了乡村聚落地理研究,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研究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明确了重点方向,并奠定了工作基础;第三章为机理分析,主要从理论层面探讨了人地关系演进对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化的可能影响;第四章是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主要介绍了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情况。第五章是对杨湾古村的空间结构演化过程进行微观刻画。第六章是结合杨湾古村的空间结构演化特征进行机理探讨;第七章是结论和展望。研究表明,第一,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化是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当地人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空间结果。在特定的人地关系中,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得以存续,是因为供养人口与自然环境所能提供资源之间、既有的生产生活条件与人类需求层次之间达成了相对均衡。因而,人口变化、需求层次提升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将共同推动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化。第二,杨湾古村的空间结构在农耕时期、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发生了明显转变。农耕时期,古村逐渐形成以杨湾浜场为中心、杨湾古道-杨湾港为南北轴线,民居古宅与生产用地沿轴线紧密排布的空间结构。建国初期,古村格局基本保持不变,但内部空间呈现出鲜明的集体生产生活的功能特性。改革开放后,杨湾古村的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加快,原有的村落轴线被公路系统所取代,聚落中心由杨湾浜场向环山公路沿线转移,聚落总体向南侧低地扩张。第三,杨湾古村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实际上是人地关系演进在微观尺度上的表现形式。在生产力缓慢发展的农耕时期,人类为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程度较深,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化深受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约束;建国初期,随着乡村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转变,生产力波动发展,政治力量在聚落空间功能演变中的作用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和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受自然环境的约束力趋于下降,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却日渐加深,村民的需求层次明显提升,人文因素对杨湾古村空间结构的影响不仅更为显著,也更加复杂。由此可见,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实践中,需要特别注重对特色人地关系的发掘,汲取农耕时期人地和谐的独特智慧,促进地方文化的有效传承;同时又要适应当前的人地关系背景,努力达成乡村资源供给与居民需求之间的相对均衡,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幼儿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同时更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当前我国幼儿教育而言,仍存在教育资源短缺、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等诸多方面问题。单从幼儿体育谈起,无论是师资力量配置,还是社会环境影响,亦或是幼儿体育教育观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幼儿体育的发展。动作的发展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积累的,良好的动作技能发展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发展、身体机能发展、智力能力发展
学位
日据时期台湾职业妇女的日常生活是社会秩序与节奏的一种映写与对照,对研究日据时期台湾社会的转型及民众认同具有重要意义。1920年代的台湾社会,在国际环境、殖民政府、祖国大陆等多方影响下,职业妇女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成为社会改革及殖民政府动员的重要力量,同时其日常生活产生了显著变化,活动空间与人际往来逐渐扩大,物质生活及娱乐休闲活动日益多样化,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等更具自主性,呈现出与传统妇女不同的生活面
学位
本论文旨在研究坦桑尼亚全纳小学的残疾学生所面临的挑战,并就如何改善全纳教育向政策制定者和教育高层领导人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坦桑尼亚的全纳教育质量。研究采用混合性研究方法(包括定性与定量方法),使用了案例研究、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和简单观察收集数据。理论基础为残疾研究的社会模型(该模型中系统或环境是残疾学生面临问题的根源)以及社会文化理论。研究对63名参与者进行有目的抽样,并通过Microsoft
学位
“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党和国家一直常抓不懈的重大问题。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指出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2019年10月31日,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
学位
许多年来,枪支始终被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和举措加以限制,公安机关也一直在加大涉枪案件的打击力度。普通民众难以获得持枪资格,只有少数特殊主体可以依法依规持有枪支。在刑事立法方面,在刑法侵犯公共安全罪一章中,存在着种类众多的涉及枪支的犯罪,其中较为特殊的犯罪就是非法持有枪支罪。而就该罪名而言,最受大家注意的就是前几年的赵春华非法持有枪支一案。这个案件之所以吸引了广大社会公众的眼球,关键是因为其实施的行为难
学位
传统村落是最富代表性的文化空间之一,蕴含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尤为重视,各界学者也出了不少的研究成果,2012年,我国相关部门印发了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相关指导意见,并组织开展全国传统村落摸底调查,将有价值的传统村落纳入保护名录,这一做法抢救了很多濒临消失的古村落。但现代文明的冲击,给很多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一困境,需要包括文化工作者在内
学位
当前,人口增长率的变动和大规模集聚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各个区域包括技术在内的各项生产要素的变动,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使得落后地区发展动力不足,经济发展滞后,进一步形成对各种生产要素的推力,循环累积之下,区域经济差异进一步拉大。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不仅能够推动经济增长,还能通过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作用,来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因此,在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研究人口密度、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
学位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在乡村场域的投射,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实现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村级党组织是村域内一切工作的领导核心和村庄治理的引领者,组织力是其功能的集中体现,更是其引领村庄治理,推进村庄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以适应村庄治理新要求,破解现实困境成为当前村级党组织建设和村庄治理工作亟需关注的问题。本文立足于乡
学位
在2017年发布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中将“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作为计划的三项重点任务之一,在2021年底发布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又再次强调要“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促进残疾儿童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由此可见,历经多年发展,关注和重视特殊教育质量成为当代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之一。然而当前国内培智课堂教学中却存在各种问
学位
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纪念仪式,对开展抗战动员,强化群众集体意识,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涉及纪念仪式与抗战动员的研究较少,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一时期纪念仪式在抗战动员方面发挥的政治效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文章第一部分从整理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及介绍文章选题依据出发,对纪念仪式与抗战动员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对纪念仪式和抗战动员的概念作了严格界定,科学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