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岭南画派是20世纪前半出现在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艺术流派,它也是当时中国画领域的一支独树一帜的绘画力量。岭南画派的代表画家是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早年“二高一陈”留学日本,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融合西方绘画的营养,试图创造一种“新国画”去突破“旧国画”的陈旧僵化。他们培养人才,撰写理论,实践探索,形成了作为一个绘画流派所需要的理论、实践以及成员体系。位于我国南部“五岭之南”的广东省,气候温暖,山河密布,动物和植物生长繁盛。由于其紧邻港澳,面向南海和东南亚,以及处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通枢纽位置,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对于广东与世界的联系起到了作用。这些条件,也造就了岭南画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思想见解。百年前,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以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诞生。然而不久,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帝国主义乘机重新瓜分了中国。同时,在西方的科学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思想界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波及到了包括中国画坛在内的各个领域。康有为、陈独秀等人抨击清代绘画,一些从西方留学回国的青年艺术家用西方先进的绘画技法,试图一改千年来趋于腐朽的中国传统绘画。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在日本留学期间,受到孙中山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影响,加入了同盟会。回国后,投身辛亥革命,担任了一系列重要职务。他们参加起义,纵横疆场,甘愿用生命和鲜血换取一个崭新的中国。他们既是出色的画家,也是经过战火洗礼的革命者,是“政治革命”和“艺术革命”的践行者,他们把革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落实到了人生行动的每一步,希望在“政治革命”的同时,用艺术“改造国魂”。于是,他们在“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革命”的主张,以“折衷中西,融汇古今”作为岭南画派的宗旨,推行中西合璧的中国画笔墨形式。“二高一陈”师从清末画家居廉,后在日本受到大画家竹内栖凤艺术创造思想的影响和启发,为用“新国画”改造“旧国画”奠定了基础,岭南画派的“艺术革命”,冲击了清末中国绘画的腐朽流弊,活跃了当时中国画坛的学术气氛,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以“二高一陈”为代表的岭南画派画家,在辛亥革命及抗日战争中,纷纷深入第一线,宣传革命,描绘社会生活,大力改革,锐意创新,把西方绘画的光影和色彩融入中国画创作。他们反映现实,写生创作,举办画展,丰富了大众生活,振发了人民的爱国救国斗志。他们的作品,为中国画注入了时代的生机,赋予了中国画全新的社会功能。高剑父和高奇峰开办“春睡画院”和“天风楼”,培养了大批中国画艺术人才,建立了岭南画派的人才队伍,培养了大批中国画艺术人才,如关山月、黎雄才、黄独峰、方人定、苏卧农、赵少昂、杨善深等人,形成了体系。“春睡画院”和“天风楼”的很多学生,活跃在全国,对抗日战争以及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岭南画派除了影响到当时的徐悲鸿、刘海粟、张书旗等一大批具有革新精神的画家,还通过一代代传人,如曾晓浒、黄格胜、白晓军、陈兵等画家继续在今天发扬光大。与孙中山民主主义革命具有的不彻底性一样,岭南画派的中国画变革行动,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岭南画派的主要画家对中国传统绘画了解的不足,以及对西方绘画认识的偏差,导致了其“艺术革命”缺少应有的基础,最终的结果未尽人意。但是,岭南画派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们崇高的思想境界激励着我们继续开拓中国画艺术的发展方向。岭南画派“艺术革命”的经验和教训,也对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画创新事业有着重要的启示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