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妮·莫里森是当今文坛上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第一位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她的作品极为关注黑人妇女在双重文化冲击下的生存境遇,并着力探索她们的内心体验和精神世界。其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就是这类作品的经典之作,已有大量文献围绕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拟从前景化理论的视角来阐释《最蓝的眼睛》,为文本提供更为客观的解读。“前景化”的概念源于绘画艺术,本意是指从背景中突出的部分。它与“自动化”相对,是对某种行为的“非自动化”。20世纪30年代,布拉格学派借用该术语描述语言中的偏离现象。利奇和肖特进一步发展了理论,指出语言前景化的实现不仅包括偏离,还包括没有偏离、但显耀的语言现象。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开创人韩礼德认为,“前景化”是“有动因的突出”,无论是哪种语言形式,只有当它与全文的功能及内涵密切相关时,才是具有文体学价值的前景化现象。通过介绍前景化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论文提出前景化的两种主要实现方式:偏离和平行结构。前者是对标准语言的偏离,后者是对标准语言的过度规则使用。论文主要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以定量分析为补充。基于理论的建构,本文分析了在字符偏离方面,前景化体现为斜体、大写字母、间距的运用。在语义偏离方面,前景化体现在下列修辞手法,如明喻、暗喻及矛盾修饰的运用。此外,论文探讨了前景化理论在词汇和句法层面的体现。这些前景化特征能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并生动地展现小说的艺术效果和主题意义。论文探究了托妮·莫里森在其著作《最蓝的眼睛》中所展现的语言特色,并从文体学的角度阐释了小说的艺术及主题价值。对文本的分析表明,前景化理论在文本赏析方面有很强的解释力。概括而言,前景化是阐明语言特征、主题和艺术效果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