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弄清中国三十年代左翼小说创作的特点及其蕴含的价值观。中国左翼小说的发展历史悠长,但本文只截取狭义的左翼小说,即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为横断面,以1930年“左联”成立前后的叙事文本为载体,以茅盾、丁玲、柔石的小说作品为中心,力图全面、真实地描述出当时左翼小说创作的真实情状。既以宏观视野系统地辨明左翼小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及接受传播的社会土壤,又以微观眼光细致解读其具体文本,力求呈现它所具有的社会历史过渡期及文学自身发展转折点的特性,从而对其文学价值和文学史意义作出客观准确的科学评定和价值意义评估,对如何理解、继承左翼文学精神做出有益的思考。30年代左翼小说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的发展也从整体上呈现出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形式上的多样性。时代的强制力,在这些对社会抱有强烈责任感、对无产阶级世界充满坚定信念的左翼作家身上烙下了印痕,他们的作品也显示了迥异于其他文学形态的独特精神内质和强韧的生命力。追求社会平等、反抗阶级压迫以及现实批判和对人民性的强调,是其主要叙述特征。左翼小说突出的政治实践品格、强烈的战斗精神、眼睛向下的平民精神与坚持独立的精髓实质是值得继承的文化遗产。它唤起的不只是一种立场和态度,更重要的是它建立起的艺术法则,它确立的情感和审美趣味,它给定文学的价值和功用。左翼小说把审美意识之于实践的意义张扬到一种空前高度,即通过审美的政治化将文学作为一种参与变革历史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方式,而且将文学和革命融为一体,自觉推动了历史进程。我们不能把左翼文艺运动看作是单独的文学运动,左翼文学一方面承担了鲜明的革命内容,另一方面又赋予了革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审美精神,文学已成为政治或革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分担了革命的艰难与沉重的同时,又把一种审美激情纳入到整个革命过程中。正因为文学本身获得了这种非同寻常的意义,因此也就成为政党和阶级乃至于个人手中的强大武器。尽管资产阶级一直想从艺术上彻底否定左翼文学,但是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学观念能够持续了几个时代。在军阀混战、外患频仍的30年代,在国民党的政治高压与反动文艺政策下,左翼小说是关注现实、肩负救世职责的中国文人的必然选择。左翼小说的发生,不仅适应了那个时代“全球化”的趋势,重要的是它以文学的形式表达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潜在要求,它对底层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同情,不是创造了文学的历史,而是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历史。左翼小说在其所表现的主题、题材和人物等方面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在左翼文学中,工农大众才能以新的历史姿态进入文学的叙述之中。它把五四时代知识分子试图把文学还与民众的努力诉于实践,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满足了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的心理需要,并以规模生产的方式引领了中国文学创作的潮流,产生了经久不衰的魅力。在时代的强大压力下,为协调艺术个性与时代要求,许多左翼作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用自己的创作实绩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充满激情的时代,在时代与个人、政治与文学的张力之间,左翼作家的成败得失都是弥足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