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光伏电池活性层晶体质量调控与界面设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342546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全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太阳能为主体的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推动光电能量转换形式的太阳能高效利用技术进一步突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六配位结构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展现出吸光系数高、带隙可调、理论效率高等诸多基础科学优势,同时钙钛矿材料的低温液相制备技术使得其兼具材料成本低、制造能耗低、产业链显著缩短等工程优势,被认为是最具有商业化应用前景的下一代光伏技术。然而,钙钛矿活性层内部及电荷传输层界面处存在的缺陷状态所诱发的载流子非辐射复合、晶界离子迁移及界面能级失配等复杂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和服役稳定性进一步突破,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基于此,本论文聚焦于钙钛矿光伏电池中活性层和界面处复杂缺陷状态所诱发的瓶颈问题,从提升材料晶体质量与界面设计优化的角度入手,发展了系列添加剂工程与界面工程调控策略,结合适用于敏感型钙钛矿材料的高时空分辨原位表征技术,探究了材料的生长动力学过程与服役演变行为,揭示了对钙钛矿材料及界面缺陷态的钝化效果与机制,并阐明了缺陷钝化对材料光生载流子提取、复合、输运的调控机制,实现了钙钛矿光伏电池综合性能的突破。面向于钙钛矿材料晶体质量调控,从生长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发展了系列硫供体路易斯碱添加剂掺杂策略。利用硫元素孤对电子与钙钛矿前驱体分子间的强烈配位作用,诱导新路易斯酸碱加合物中间相生成,推迟了由中间相到钙钛矿相转变的时间节点,有效延缓了材料晶体生长过程。利用原位变温表征手段探索了路易斯碱调控钙钛矿生长动态过程的演变规律,结合谱学表征与理论计算揭示了路易斯碱添加剂调控钙钛矿生长动力学的根源,进而实现了晶体质量的有效调控,获得了缺陷态密度显著下降的杂化钙钛矿薄膜,基于此类高质量杂化钙钛矿薄膜构筑得到的光伏电池各项电学性能得到提升,最终获得了 21.45%的光电转化效率,存储720 h后仍能保持初始效率的91%。从缺陷钝化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基于碱金属铷离子(Rb+)添加剂的组分调控策略。采用包含晶界的理论原子模型和小角X射线衍射技术,阐明了 Rb+在钙钛矿中浓度依赖的分布位置。在此基础上,明确了 Rb+掺杂浓度对钙钛矿晶界和晶粒内缺陷的钝化作用及机制,有效改善了钙钛矿载流子动力学行为。并揭示了 Rb+掺杂对卤素空位缺陷主导的离子迁移行为的抑制效果,离子迁移所导致的晶界暗态电流显著下降,离子迁移活化能由0.451 eV提升至0.579eV,在抑制卤素相分离的同时,显著提高了钙钛矿材料的本征稳定性。针对钙钛矿光伏电池埋底界面设计优化,提出了基于3-磺酸丙基丙烯酸酯钾盐(SPA)离子液体处理的埋底界面调控策略。利用SPA分子上特征官能团与未配位金属离子间配位作用以及K+与卤素离子间的静电耦合作用,实现了埋底界面处氧空位缺陷、未配位铅缺陷及碘空位缺陷的有效钝化,显著抑制了界面缺陷导致的非辐射复合能量损失;厘清了 SPA离子液体对能带结构的影响效果,降低了电子传输层功函数,优化界面能带匹配从而减小了电子注入势垒,利用瞬态光电测试手段证实了界面电荷输运能力增强,有效抑制了界面处电荷累积。最终所构筑的全无机CsPbI3光伏电池实现了 0.451 V低开路电压损失,光电转换效率达20.98%。针对钙钛矿光伏电池表界面设计优化,发展了基于系列氟苯乙胺有机间隔分子的界面调控策略,在三维钙钛矿活性层表面原位生长出高质量二维钙钛矿,实现了混合维度钙钛矿异质结构的可控构筑。通过时间分辨光致发光等技术考察了异质结光生载流子输运动力学行为,阐明了二维钙钛矿对表界面缺陷态的钝化效果,减小了电荷捕获截面;通过深度剖析技术分析了异质结界面能带结构的变化,提高了界面处少子反向输运能量势垒,抑制了界面处的非辐射复合。最终基于混合维度异质结的杂化钙钛矿光伏电池器件效率达到24.74%,在最大功率点持续光照300 h后仍能维持80%的初始效率。上述在钙钛矿材料晶体质量调控与器件界面设计方面的系统性研究结果,为实现光伏电池高效能量转换与稳定服役提供了技术原型,推动了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在清洁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其他文献
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破局我国“碳中和”问题的关键。电催化解水制氢被认为是清洁能源获取,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途经。石墨炔作为一种新型二维碳材料,其特有的sp和sp2共杂化方式带来的不均一的电子分布、天然孔洞结构以及丰富的化学键等特性,使其在电催化解水制氢领域展现了独特的性能优势。为了进一步发挥石墨炔本征优势,现已研发了众多的石墨炔改性策略。然而,
学位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CFA)、高炉渣和赤泥排放量大、成分复杂及综合利用率低,占用大量土地且对环境造成污染,严重制约了冶金和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CFA、高炉渣和赤泥等固废材料化是推动低碳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论文针对CFA中不安定组分(f-CaO和SO3)含量高、高炉渣高附加值利用率低和碱性赤泥及其高浓度Na+难利用等关键问题,开展了 CFA-高炉渣-赤泥基胶凝
学位
统计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受到外部环境的连续刺激时,获取刺激统计规律的语言认知现象。个体在统计学习上的差异体现在其对频率、概率等统计结构信息的敏感性。大量研究证实了统计学习是普遍存在的,统计学习是影响语言认知最终结果的重要效应,与工作记忆、抑制激活被认为是当今认知科学的重要命题。近期学界开始关注统计学习和双语经验之间的关系,但目前对双语者统计学习优势机制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未能考虑双语优势的发生条件以及统
学位
含铬钢渣是不锈钢电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其中含有5-10wt.%的Cr2O3以及少量的FeO和MnO等金属氧化物,是一种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固体废弃物。然而,含铬钢渣中的六价铬在环境中极易溶出,会对周围环境及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这给含铬钢渣的回收和利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目前,传统的回收方法存在着分离效率较低,反应终点不可控,残渣中铬仍需固结等问题,限制了含铬钢渣的综合利用。因此,含铬钢渣中铬
学位
杂质的存在影响金属材料性能,金属液除杂是获得高品质金属材料的前提。杂质主要存在于金属原料的冶炼和金属原料的应用环节。经冶炼后金属液中仍存在一定含量的杂质颗粒物,例如电解铝液中仍存在少量的氧化铝颗粒、铁铝金属化合物颗粒,影响了高质量铝合金的生产,需要进一步去除。杂质生成的另一环节为金属原料的应用过程,例如带钢表面热镀锌过程,锌液中Fe元素在不断积累,浓度和温度的变化促使金属间化合物不断析出形成悬浮颗
学位
报纸
学位
大理岩材质细腻,具有极好的观赏性,兼具良好的机械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石雕石刻和建筑当中。房山大石窝丰富的大理岩为北京地区大量的石质文物提供了资源,例如故宫和十三陵中的石刻文物、房山石经、进士题名碑等,这些珍贵的石刻文物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然而,由于长期受到物理(冻融、温度、风蚀等)、化学(水、酸雨、有害气体等)、生物(微生物、植物、昆虫等)因素的影响,石刻文物出现了粉化、溶蚀、剥落、结壳、
学位
可注射水凝胶是一种在微创手术中备受青睐的介入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广泛。海藻酸钠(SA)经常被用来构建可注射水凝胶,它由古洛糖醛酸(G)和甘露糖醛酸(M)组成,其中G单元在水溶液中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海藻酸钠水凝胶。该离子触发的凝胶化过程反应迅速且所需条件简单、温和,这使海藻酸钠水凝胶具备了良好的可注射性。但是离子交联的海藻酸钠水凝胶往往存在凝胶化过程难以控制、力学性能不足、生
学位
石质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种类多样、分布广泛、数量庞大,起到记录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作用,具有极高的价值。保存在露天环境的石质文物病害机理及保护修复已有较多成果,而处于密闭-半开放潮湿环境的石质文物受水盐运移与盐结晶破坏,却鲜有研究。为了更好的保护潮湿环境多孔硅酸盐质文物,本文以王建墓为对象,基于保存环境、文物材质、病害类型及成因的科学认知,探讨潮湿环境盐分破坏机理,筛选适宜潮湿环境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