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计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受到外部环境的连续刺激时,获取刺激统计规律的语言认知现象。个体在统计学习上的差异体现在其对频率、概率等统计结构信息的敏感性。大量研究证实了统计学习是普遍存在的,统计学习是影响语言认知最终结果的重要效应,与工作记忆、抑制激活被认为是当今认知科学的重要命题。近期学界开始关注统计学习和双语经验之间的关系,但目前对双语者统计学习优势机制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未能考虑双语优势的发生条件以及统计学习过程中的神经机制。目前关于双语者语言统计学习任务中的优势效应的解读,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双语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即双语者拥有更好的执行功能。因此,双语者可能有更强的执行功能来支持和促进统计学习(认知优势论)。另一种解释是,在新的环境中处理语言输入时,双语经验可能会使学习者在感知方面对潜在结构的变化更加敏感。在双语环境中处理多种语言特征的经验可能会使双语者对不同的语言输入更敏感,同时也更易形成对语言输入变化的预测(表征优势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探究在不同特征线索中双语者的统计学习优势如何体现,揭示双语经验与统计学习表现之间的内在机制。本论文以双语优势理论为指导,采用行为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实验方法,研究讨论了单一统计线索和多种统计线索对汉语单语者和汉英双语者在统计学习词汇切分以及神经加工中表现的影响,重点探究了双语者在统计学习任务中表现出的优势是源于认知优势还是表征优势并揭示这一优势在统计学习神经基础上的体现。本文主要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汉英双语者和汉语单语者相比,在单一音节线索的统计学习中是否存在优势?如果是,有什么优势?(验证认知优势)(2)汉英双语者和汉语单语者相比,在停顿(语言共有的超音段特征)和音节统计线索的统计学习中是否存在优势?如果是,有什么优势?(验证认知优势以及语言共有线索的表征优势)(3)汉英双语者和汉语单语者相比,在声调(声调语言特有的超音段特征)和音节统计线索的统计学习中是否存在优势?如果是,有什么优势?(验证认知优势以及语言特有线索的表征优势)(4)汉语单语者和汉英双语者不同表现背后的神经基础是什么?针对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以及所提出的研究问题,本文中共进行了四项实验探究。实验一、二、三均采用行为实验,先探究双语者在单一线索和多种线索中的统计学习机制,实验四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记录统计学习进程中所涉及的神经活动,再探究双语者统计学习的神经基础,旨在揭示双语者统计学习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在实验一中,本论文测试了汉语单语者和汉英双语者在无声调单一线索人工语言中的统计学习表现,实验一中的测试材料中不包含任何语言相关的声学线索而只有音节统计线索,目的是考察相较于单语者,双语者是否存在认知优势而非掌握多种语言带来的表征优势。实验结果发现,汉语单语者和汉英双语者都能成功地进行词汇切分,而且汉英双语者在无声调单一线索语言中的统计学习表现要优于汉语单语者。重要的是,在回归分析中发现,被试在2-back和数字广度任务中的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著预测统计学习任务中词汇切分的准确率,这表明双语者的工作记忆能显著地预测统计任务中的词汇切分。因此,实验一表明双语者在统计学习任务中的优势可能源于认知优势而非表征优势。实验二中,本论文测试了汉语单语者和汉英双语者在停顿和音节统计线索一致或不一致条件下的统计学习表现,实验二中提供音节和停顿两种切分线索,其中停顿是语言共有的切分线索,目的是考察双语者在语言共有的停顿线索中的统计学习特征,验证双语者的表征优势,并探讨双语者对多重一致和不一致线索统计学习的特征;实验结果发现,(1)在停顿和音节线索一致条件下,汉语单语者和汉英双语者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在停顿和音节线索不一致条件下,汉语单语者和汉英双语者之间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汉英双语者的统计学习表现优于汉语单语者。(2)回归分析的结果发现,在一致条件下,工作记忆对统计学习的表现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而在不一致条件下,能够成功切分(使用任何可用线索:停顿或含有统计信息的音节)语音的学习者往往在Simon任务中反应得更快,而那些准确率在50%左右(没有习得两种切分线索中的任何一种)的学习者往往在Simon任务中反应较慢。因此,实验二的结果表明,双语者在统计学习任务中的优势可能源于认知优势而非对停顿这一语言共有线索的表征优势。实验三中,本论文测试了汉语单语者和汉英双语者在声调和音节线索一致或不一致条件下的统计学习表现,实验三中提供了音节和声调两种切分线索,主要目的是考察双语者在声调语言特有的声调线索中的统计学习的特征,验证双语者的表征优势,实验发现,(1)在声调和音节线索一致条件中,汉语单语者和汉英双语者表现没有显著差异;在声调和音节线索不一致条件中,汉语单语者和汉英双语者之间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2)回归分析的结果发现,在一致条件中,工作记忆对统计学习的表现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而在不一致条件中,Simon效应能够显著预测学习者的统计学习表现,词汇切分任务准确高的学习者往往在Simon任务中反应得更快,而那些准确率低的学习者往往在Simon任务中反应较慢。因此,双语者在统计学习任务的优势可能源于认知优势而非对声调这一声调语言特有线索的表征优势。实验四中,本论文采用ERP测量了双语者统计学习线上加工的神经机制,结果发现:汉语单语者和汉英双语者在词汇切分过程中都诱发了 N100和N400波幅。汉英双语者的N100和N400波幅与人工声调语言中的过渡概率具有相关关系,即位于两个词之间的音节比词内的音节诱发更大的N100和N400波幅。N400成分在汉语单语者和汉英双语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汉语单语者,汉英双语者诱发了更大波幅更广范围的N400成分,而N100成分在汉语单语者和汉英双语者中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此外,相关分析研究还发现,汉英单语者和汉英双语者的统计学习词汇切分准确率与其在两词之间诱发的N400波幅均呈负相关,两词之间诱发的N400波幅对学习者统计学习表现具有预测效力。本论文有以下四点发现:第一,相较于汉语单语者,汉英双语者在单一线索以及多种不一致线索的条件中存在统计学习的优势;第二,汉语单语者和汉英双语者对单一线索或多重一致线索的统计学习的表现与工作记忆相关,且多种一致的统计线索有助于促进统计学习;第三,汉语单语者和汉英双语者对不一致线索的统计学习与Simon效应相关,即抑制控制能力越强,在不一致冲突线索中的统计学习词汇切分表现越好;第四,ERP研究表明在线统计学习过程中双语者的优势仍然存在,两词之间诱发的N400波幅对学习者统计学习表现具有预测效力。综上所述,本论文中得出以下结论:(1)双语者在统计学习中的优势表现可能源于较好的认知优势,即双语者较好的工作记忆和抑制控制能力;(2)双语者具有不同于单语者的统计学习脑机制,即在统计学习过程中,双语者能够诱发更广泛更大波幅的N400成分;(3)个体在语言经验和认知能力上的差异以及不同特点的统计刺激都会制约统计学习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