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精英与村民再组织——皖西大别山区石村的观察与思考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sky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在对农村社区精英研究的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发现,有一类村庄的社区精英尚未进入大多数农村社会学研究学者的视野.因此,作者选取了一个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村庄--石村作为研究的个案.石村的社区结构在中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石村社区结构的典型特点就是社区分层不明显以及社区记忆正在缓慢消失.由于社区变迁的影响,社区记忆变得模糊甚至断裂,因而社区中宗族活动不强烈;又因为村庄经济分层不明显,故村庄存在多种类型的社区精英,但又缺乏占主导优势的社区精英.在细致地辨识了各种社区精英的类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社区精英的权力及其权力的分配也被详细地讨论.石村的社区权力结构可以被概括为"多核心的权力网络结构",社区精英只是网络中一个个较为突出的节点.多核心的权力网络结构制约了社区精英的行为模式的选择、地位的实现和功能的发挥.农村社区精英的变动主要有精英循环理论和精英再生产理论,然而实地调查发现,社区精英的变动既有新精英对旧精英的替代,又有旧精英集团内部的差异和转换.实地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于社区精英地位巩固和发展异常重要,而社区精英的变动过程实际上是社区精英不断积累和运作社会资本的过程.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正式经济活动在各国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反观中国也出现了正式经济和非正式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这一趋势吸引着作者进行对于非正式经济
社会资本是新近被注意到的社会结构的主要过程,是结构分析框架内的一种新的视角。运用社会资本研究范式,能够对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农民工问题进行更为具体的分析。社会网络
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党和政府住房民生工作的目标,但当前住房民生的现实依然严峻。我国住房体制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作为一种行
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可见,健全慈善监督体制,提升慈善公信力,促进慈善事业的良性运行,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提出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关于缺乏土地地区农户所采取的各种提高产量的策略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一些假设是在中国农村这个前提下进行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些研究了当农民的承包田生产出来的作物无法满足
畅销书海量销售的数据背后往往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社会心态和大众心理,综合体现着某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学术乃至时尚、趣味等方面的变化.畅销书是社会学的实验场和大众心
本研究所依据的韩家梁村和插旗山村的数据和资料全部来自于2004年至2005年期间,笔者所参与的由四川大学社会学系与香港社区伙伴(PCD)合作开展的西部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的实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