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己成为整个世界的发展潮流。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日益频繁。中国作为WTO成员国之一,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贸易交往日见频繁,进出口业务越来越多。广告己成为传播信息、亮出品牌、树立名声、求得信誉的重要手段和必不可少的工具。现代社会的全部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广告。 广告是一种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性文体。由于其特殊的功效,使其语言别具特色。那么,我们要如何对广告进行翻译才能使受众理解、记忆,吸引他们购买产品呢?如何通过广告翻译使商品在跨国界、跨文化的营销宣传活动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最终达到超值的营销效果呢?这是跨国界、跨文化商品的广告翻译应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拟根据弗米尔的目的论,从文化、修辞、词汇和语篇等方面来探讨英文商业广告的翻译,以便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由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首次提出。功能派创造性地提出了目的性原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要求从译文所要达到的目的入手,以译文的功能为基点来分析和确定译者的意图、译文的选材及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同时它还强调了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目的论对于译本选择、译者策略、尤其实用文体的翻译诸方面均具有很强的解释性。 本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论述广告的定义、分类、目的及其与语言运用相关的广告功能。 第二章介绍了目的论的产生和发展,解释了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阐述了三大原则:目的原则、忠诚原则和连贯原则。同时提出了基于目的论的翻译策略,即以目的语语言和文化为方向的翻译策略。 第三章是从目的论角度出发,对英语广告的文化特点、词汇特点、修辞特点、句法特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描述和分析,以大量的广告翻译的实例证明,目的论对英文商业广告的翻译具有明显的指导价值。 第四章则探讨了目的论指导下的英文商业广告的翻译技巧。 第五章是结论部分。重申目的论对于分析英文商业广告的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它能使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制约翻译策略选择的内在因素,从而对翻译实践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