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思想观念正在由“物本位”向“人本位”转变,对建筑的本体的认识也必然随之向“人化”的本体转变。人化的本体论促使我们要处处以人的存在所提供的参照框架来衡量我们周围的实在。构成这个“人”的主要物质元素就是——身体,人的一切感受,都必须经过“身体”这个媒介。所以,在建筑领域中所谈及的对人的关注,从这个角度说,就是对人的身体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消费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身体”这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存在体,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逐步进入了公共话语。建筑学要真正进入“人性化世界”,就不能不关注当代人类的身体现象。身体在时代的演进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在原始社会,人类在构筑深层心理结构时,在形成建筑形态的原型时,身体起到了什么作用?在传统建筑形态中,身体是如何被关照的?在当代建筑形态的构成中,身体又是如何被体现的?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本文的初衷所在。本文由思想和社会的层面正视“身体”的位置,审视由“身体”引发的建筑与社会现象,并在此指导下,试图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符号学、建筑美学等专业及相关理论,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根据历史的发展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分析。本论文以东西方身体观在建筑上的转化与投射的思维为依据,列举建筑与身体诸层次、诸面向的对应关系,对经典文献中的身心思想作细致的梳理;提出“身体图式”的概念,并试图以此解释建筑现象,进一步探索和理解隐藏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身体观的深层含义与文化结构;分析当代建筑形态创作中的异化现象与身体体现的关系,对身体理念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观察,力图更加清晰、全面、辨证地去理解身体在客观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加深对身体价值的认识和分析;提出构建当代社会的身体建筑学的目标,期望以此摆脱对传统建筑简单的形式模仿,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富有传统空间意识的当代建筑。最终使建筑对人的理解和关注更进一步,从而真正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本真、以人为本的身体建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