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借用心理学中“转移”的概念,将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受母语的影响成为“语言转移”。语言转移的对象包括统语、音韵、规则、语义等各个方面,同时对于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对语用论信息的理解、表达和学习来说,也收到来自其他语言或文化的语用论影响。这种将母语中的判断基准应用于外语的现象,被称为语用论转移。此外,对习得程度高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或者在外语环境中进行第二语言习得的人来说,第二语言中的语用论特点和信息也会对学习者的母语使用产生语用论方面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反向转移”。拒绝表达是一种违背对方意愿,可能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威胁的说话行为。为了维持与对方的良好人际关系,说话者采取拒绝表达语言行动时,必须细心把握与对方的关系情况,以及说话时的具体情况,来采取恰当的语言行动。因此,拒绝表达对说话人的语用论能力有较高要求,也是说话人容易受到来自不同语言或文化的语用论知识影响的地方。在当今社会,邮件作为一种重要的联系手段,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书写邮件时,除了需要考虑语法正确之外,也必须考虑社会性因素的影响。与说话行为相比,书写行为可以通过花费更多时间来斟酌遣词造句,慎重地选择拒绝策略。因此,语用论转移发生的情况也可能与说话行为不同。因此,本论文以邮件场景为中心,以对日语习得程度不同的中国人日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以验证拒绝表达中双方向的语用论转移的发生为目的,将调查对象分为日语母语说话者、汉语母语说话者和中国人日语学习者三类,并通过阅读理解考试,将学习者分为上位群和下位群两组。设置等级关系、心理距离和负担程度不同的8个邮件场景,分析各组在各个场面中使用语义公式的数量状况和顺序的特征。结果表明与心理距离和负担程度相比,各个组均更加重视等级关系的影响,以等级关系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拒绝策略。此外,在面对自己上级(教授)的场景中,就选择“先道歉”还是“先解释理由”的策略方面,下位群的学习者显示出发生了来自母语的语用论转移的可能性,而在上位群的学习者中,则显示出发生了来自第二语言的语用论反向转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