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俞根初是主张寒温融合的代表医家。通过对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厥阴病证相关文字内容进行整理与研究,系统总结俞根初诊治厥阴病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明晰俞根初对厥阴病实质、病机与辨治的认识,追溯俞根初寒温合论治疗厥阴病的思想来源,探寻俞根初在遣方用药等方面的特点与创新之处。方法本研究以《重订通俗伤寒论》为主要研究对象。1.文献分析法:汇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涉及厥阴病证的内容,梳理后世医家尤其是对俞根初学术思想有重要影响的陶节庵、张景岳、柯琴关于六经本质与厥阴病辨治的论述内容,还原俞根初六经辨治体系与寒温合论的提出背景,为分析俞根初厥阴病证辨治思想提供支持。搜集整理临床报道资料,明确俞根初厥阴病方剂的临床运用情况。2.归纳总结法:通过对“伤寒要义”“伤寒诊法”“伤寒脉舌”等章节内容的分析,归纳俞根初在厥阴病实质、病机、传变规律、诊法等方面的认识。通过对“六经方药”“伤寒本证”“伤寒兼证”“伤寒夹证”等章节中俞根初为治疗厥阴病提出的方剂及方剂在具体病证中的运用实例进行分析,总结俞根初治疗厥阴病的治法特色与用药经验。3.对比研究法:将俞根初论述的厥阴病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论述的厥阴病进行对比,尤其是与《伤寒论》厥阴病的概念、病机、治法方药进行对比,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将俞氏改制的方剂与原方出处药物组成、剂量等进行对比,结合改制方剂的具体应用场合,分析这些改制所反映出俞根初在厥阴病病机、治法上的认识与拓展。结果1.学术渊源:《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从脏腑、经络、气化的角度论述厥阴相关病证,提到了厥阴与络脉的关系及厥阴病与络病的治法。陶节庵主张治疗外感热病时应区别伤寒与温病的不同,张景岳提出以伤寒六经总括一切外感热病,柯琴认为六经为百病而设,以“六经地面说”将六经病证落实到身体部位上,这些观点对俞根初造成重大影响,并在其著作中多有体现。2.厥阴病的实质:俞根初认为六经的实质是脏腑经络功能的总和,以“六经形层说”将六经与人体结构、经络、脏腑及功能连为一体。俞氏所说厥阴病的实质是手、足厥阴经与脏的病变,包含外感与内伤杂病,但《通俗伤寒论》以论述外感病为主。《内经》《伤寒论》论述厥阴病侧重于足厥阴病变,俞氏则对手厥阴病变进行了大量论述,体现了手厥阴病证在外感热病中的重要性。外感厥阴病多由他经邪热传入厥阴,引起火化(热化)与水火合化(寒热错杂化)两种转归。厥阴与冲任脉、心包络及肝络有关联,外感热病极期出现的神昏谵语、手足瘛瘲多属手厥阴心包络病变,也与足厥阴肝有关。厥阴病的主脉是涩脉,揭示厥阴易阴伤、络阻的规律;厥阴病的舌象可出现舌形、舌质、舌色改变,各有其相应临床意义;按脐间动气诊察冲任脉是厥阴病的特色腹诊内容。3.厥阴病的治法与方药:俞根初继承了《伤寒论》厥阴病篇的治法与方药,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予以改进使用。俞氏认为厥阴以风气为主,中见少阳相火,因此厥阴病多从热化,进而提出将清法作为厥阴病的主要治法,并自创、改制了一系列相关方剂。基于厥阴经、脏的生理特性与常见病变产物,俞氏使用清法时有清而兼疏、清而兼滋、清而兼化的特点。对于心包络病变,俞氏借鉴温病学的辨证理论与治法方药,结合心包络病变的临床特征,以清宣包络为主要治法,注重宣透气机、化痰散瘀、清热利水。对于肝络病变,俞氏在叶天士运用旋覆花汤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一些探索。对于厥阴的虚证,俞氏以滋填阴液、潜纳阳气为主要思路。在具体用药方面,注重清滋、多用甘寒、注重药物炮制与煎服法、喜用当地新鲜药材是俞根初的用药特色。俞根初在辨治具体病证时细察病因病机,治疗步骤先后有序,值得临床医者学习。结论1.俞根初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以脏腑、经络、气化共同认识六经实质,创造“六经形层说”指导病证的辨治,其学术思想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一脉相承。2.俞根初融合寒温,借鉴温病学的辨治经验,补充了外感热病中厥阴病证、尤其是手厥阴病证的内容,完善了六经辨证体系,为寒温统一作出了示范。俞氏为厥阴病制定的方剂在内伤杂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3.研究古代医家组方用药思路时应当还原方剂的产生背景,结合方剂在医案中的运用实例进行总结,以期获得正确而有价值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