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在发展中逐渐完善,企业上市政策也逐渐规范,企业若想成功上市,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企业通过IPO上市,会面临着较长的等待时间、较高的成本、更为严格的监管审核,而借壳上市相较于IPO而言则更为简单高效,因此借壳上市也就成为想要快速实现上市的企业的首选。在借壳交易中企业出现估值过高的情况通常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性,为了缓解此种风险,提高并购重组的效率,经过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在发展中逐渐完善,企业上市政策也逐渐规范,企业若想成功上市,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企业通过IPO上市,会面临着较长的等待时间、较高的成本、更为严格的监管审核,而借壳上市相较于IPO而言则更为简单高效,因此借壳上市也就成为想要快速实现上市的企业的首选。在借壳交易中企业出现估值过高的情况通常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性,为了缓解此种风险,提高并购重组的效率,经过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国出台业绩承诺制度,并在2008年将业绩承诺引入重大资产重组活动之中,规定在借壳交易中交易双方必须签订业绩承诺协议。随着业绩承诺在交易过程中的运用,一些新的问题也渐渐凸显。为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企业往往在估值阶段就会虚高价格,进而导致高额的业绩承诺。远远超过企业盈利能力的业绩承诺目标,会提高企业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实现业绩目标的可能性。借壳企业管理层为了达成业绩承诺,不触发业绩补偿机制,有着很强烈的动机通过盈余管理实现与壳企业约定的业绩目标。但是这种实现只是短时的,从市场中现有案例来看,大多数通过盈余管理来完成业绩承诺的企业,往往在业绩承诺期的最后或是完成后的首年,出现经营疲态,业绩发生巨变,严重打击市场中潜在投资者的信心,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因此,基于上述现实背景,本文选择对借壳上市企业在签订业绩承诺之后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本文将中公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参考梳理了国内外学者的现有研究成果,采用案例分析法和财务指标法,将契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先是对中公教育借壳上市的全过程和业绩承诺的履约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中公教育借壳上市后在业绩承诺的驱动下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具体行为、产生后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得出如下结论:(1)中公教育在业绩承诺的驱动下,为了规避业绩补偿、提高自身股价和缓解监管部门的监管压力,产生了盈余管理行为;(2)中公教育虽然通过盈余管理成功渡过三年业绩承诺期,但是在业绩承诺目标达成后的首年就出现了巨额亏损,公司的各项能力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由此可见,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带来的只是短期的业绩表现,对企业长远发展不利。在分析出中公教育业绩承诺中存在的问题之后,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即业绩承诺制度要完善,企业管理层要自我约束,监管部门和审计机构要强化自身职责,只有多方共同发力,才能有效避免“业绩承诺精准达标”、“业绩爆雷”的现象出现。希望通过本案例的研究,为市场上存在相同情况的企业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社会排斥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现有关于社会排斥的研究非常丰富,结果表明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消费者认知,消费行为都产生影响。关于社会排斥的消费者行为研究表明,遭遇社会排斥后的消费者,倾向于对独特性消费显示出更高的需求,但也有研究表明,社会排斥的消费者会偏好流行选项。一般而言,流行和独特是矛盾的,这说明,在面对社会排斥时,消费者可能对产品有截然不同的偏好,因此我们需要厘清在面对社会排斥时,消费者为什
目前,我国以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以及“双碳”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决心。我国商业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机构,对于推动绿色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我国制定了绿色信贷政策。绿色信贷作为新型信贷产品,首次将资金运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授信对象是绿色环保行业和项目,而这个新兴领域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可能会存在着一些风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除了要考虑绿色信贷是否会产生经济效益
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专业标准。审计实务中对于审计准则的应用、触犯和惩罚通常同时涉及多个审计准则,但在审计准则研究领域则只关注单一准则或单一类别准则,忽略了审计准则体系的系统性以及审计准则之间的关联性,造成审计实操、案例判罚的依据缺乏说服力。因此从长远来看审计准则关联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关联性这一主题为切入点展开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频发,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会计信息质量披露的“看门人”,却因其失职导致了审计作用的缺失,审计监管部门需要对此进行相应的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和威慑作用。但是大量研究表明,审计监管部门处罚的溢出效应有限甚至相当微弱,从而无法有效地提高审计质量。现有对于审计监管行政处罚的研究多停留在截面数据的统计和审计失败原因的分析,而没有聚焦到审计监管处罚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也忽视了对审计监管处罚
长期以来,银行作为我国企业重要的外源融资来源,其长期资金的供给意愿不强,无法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投资需求,严重掣肘企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企业采取“短贷长投”的行为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以抓住市场机会,但这也增加了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为了进一步缓解融资压力,企业建立了越来越多的信用担保关系,这些关系互相连接,形成了信用担保网络。信用担保虽然具有提高信息透明度、缓解融资约束的功能,但是其形成的网络却
在学术研究中,企业避税行为一直是一个经典而重要的研究领域。企业采取何种税收策略,如何在节税、避税和处于法律灰色地带的可能具有违规风险的税收激进行为间进行平衡,这一问题引人深思。而同时对于税收征管部门而言,如何识别具有潜在违法偷税逃税漏税的企业,并重点关注,维护国家税收安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企业供应链的的持续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当前全球创新高速迭代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大
作为联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纽带,农民合作社创新绩效的提升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受限于知识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农民合作社在创新资源上天然不足。已有研究表明,通过扩大开放广度,组织能够获取自身相对缺乏的创新资源,以促进创新绩效的增长。由于合作社具有企业属性,从理论上讲,开放式创新是农民合作社的可行之道。但是,较之于一般工商企业,农民合作社的开放式创新实践可能具有特殊性。其一,社员不是合作社的雇
日益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为稳定地产市场不断出台的调控政策、疫情的冲击和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使本就具有高投资、高风险、周期长和政策敏感等特点的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会直接体现在企业财务风险上,因此,房地产公司需要提升自身的风控能力,并构建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对风险进行监控,以减少财务危机的发生。但是,现有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还有指标间关联性高、风险源覆盖不全等缺陷,而且特别容易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逐步过渡到“新常态”阶段,要素增长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不过企业技术创新通常具有缺失抵押物、信息不对称等特征,面临着前期投入大、见效周期长等问题,融资约束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信任问题是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源头,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存在“信贷信任”,国有企业通常具备政府隐性担保,受到银行信贷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党中央对新经济下的深化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指出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是彰显我国经济发展道路自信的重要表现,更是新时代公司治理模式发展的中国特色趋势。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广泛的信息外溢现象,能够通过盈余信息、股价等传递到资本市场中,已有研究探讨了党组织嵌入对企业行为决策、业绩表现的影响,但未对其辐射出的外溢效应进行深入研究,这是当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中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