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结构是研究公司治理的基础性问题,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是公司财务领域的热点问题。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内部的权力在股东之间的配置,从而影响公司治理效果并最终反映在公司绩效表现上。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股票市场的一场根本性变革,它改变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同时也为我们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本文选取2003年至2010年沪深两市593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共4744个有效观测值的平衡面板数据。以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托宾Q描述公司绩效,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Z指数和流通股比例为股权结构指标,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和股权流通性三个方面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过程中,将样本按照股改之前(2003-2006)和股改之后(2007-2010)、国家控股和非国家两个维度控股分为四组,建立多元回归的单方程和联立方程组模型,分别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对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经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的结论:一、股权结构外生情况下,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2006年之后表现不显著;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非国有控股公司在2006年之前的表现不显著;股权流通性对公司绩效有负向促进作用,但2006年之后表现不显著。二、股权结构内生情况下,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存在互动的双向作用关系。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显著程度和作用程度上都有提高,而且始终表现显著,同时公司绩效对股权集中度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反馈作用,但是在以托宾Q作为因变量进行稳定性检验时发现股权集中度和公司绩效表现为显著的相互负向作用;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显著程度和作用程度上都有提高,而且始终表现显著,同时公司绩效对股权制衡度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反馈作用;股权流通性没有通过Hausman检验,说明它与公司绩效没有显著的内生性关系。三、一方面在股权结构外生情况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另一方面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我们发现二者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存在显著的“N”型非线性关系,这种非单调的函数关系的拐点在不同的样本组中略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