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高山峡谷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保护与农村扶贫产业用地开发布局研究——以云南省东川区舍块乡为例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c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作为空间载体的土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调“绿水青山”这一我国未来发展的“金山银山”。同时近几年来,国家强力实施了脱贫攻坚战略,目前正在推进脱贫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衔接。这给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具有山高、坡陡、谷深的地形特点,这决定了此类区域未来的土地利用需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地处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既是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灾害区,同时也是贫困纵深严重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地处东川区西北部的舍块乡,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较差,是东川区唯一一个进行整乡易地扶贫搬迁的省级重点扶贫乡镇。整乡搬迁并不意味着“一搬了之”,舍块乡的土地资源依然是搬迁人口不可缺少的增收途径之一,因此乡内的土地资源需要在加大保护力度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农村特色扶贫产业用地,用以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本文选取东川区舍块乡这一典型区域进行研究,旨在探讨长江上游高山峡谷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保护与农村扶贫产业用地开发的“双赢”问题,为长江上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基础依据。
  特殊的地理区位和乡情,决定了舍块乡未来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战略是:以生态保护优先,以土地资源保护为主,在保护中适度进行农村扶贫特色产业用地开发,从而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做出贡献。本文以土地生态适宜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经济效益等理论作为指导,在对舍块乡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ArcGIS技术,以东川区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中的“现状土地利用图斑”为评价单元,通过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对全乡土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得到了宜耕地类、宜林果产业用地类、宜林地类、宜牧地类、宜自然生态保护地类、宜建地类等6类土地适宜类的评价结果;进而以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优先等原则为指导,从生态文明建设和当地农村扶贫特色产业用地开发的需要出发,对舍块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进行了优化。主要结论如下:
  一、舍块乡现有的土地利用结构不科学,土地利用率有待提高。一是舍块乡未利用地占比较大,后备土地资源较多,但因其位于高山峡谷生态脆弱区,山高坡陡,自然环境恶劣,未利用地开发难度高。二是全乡现有耕地中有一半以上的耕地为坡度>25°的陡坡耕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三是林地比例显著偏低,目前全乡森林覆盖率仅为21.91%,离云南省提出的2025年和203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65.7%和67%以上的目标差距很大。
  二、全乡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舍块乡宜耕地面积十分有限,只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3.34%,主要集中在云坪村;全乡土地总面积的7.80%为宜林果产业用地,主要分布在白鹤村,且其中三等宜林果产业用地占比较大,达88.52%;全乡土地总面积的48.90%为宜林地,在各村都有一定面积分布,以三等宜林地面积最大,占了全乡宜林地面积的94.28%;全乡土地总面积的32.28%为宜牧地,其中三等宜牧地占了近4/5,且一半以上的宜牧地分布于云坪村;全乡土地总面积的6.23%为宜自然生态保护地,其中2/3分布于云坪村、新和村和二二二林场;宜建地面积极少,仅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0.43%,缺乏一等宜建地,二等和三等宜建地在8个村均有分布。
  三、舍块乡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后,耕地大部分集中在宜耕土地较多的云坪村,满足了当地发展高山药材规模种植的需求。林果产业用地主要集中在舍块村、白鹤村和茂麓村,这是基于当地发展绿色经济以及特色产业的需求,将一部分较适宜进行种植经济林果的土地进行了特色产业开发。林地则主要依据适宜性评价结果并结合舍块乡肩负建设生态屏障的重任进行布局,将现有林地和宜林荒山荒地均布局为林地,优化配置后的林地主要集中在九龙村。牧草地则主要集中在了云坪村,进一步向集中化、规模化进行布局,满足当地发展畜牧业规模养殖的需要。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将舍块乡一部分难以利用的土地保留为自然生态保护地,用以进行生态的自然恢复。建设用地主要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和舍块乡整乡搬迁以及发展产业的需要,将建设用地近一半布局在云坪村。经过优化配置后,耕地面积减少了663.22hm2,林果产业用地面积增加了1307.98hm2,林地面积增加了2101.35hm2,牧草地面积增加了5411.57hm2,建设用地面积减少了57.48hm2,未利用地面积(自然生态保护地归入优化后的未利用地)减少了7703.01hm2。
  四、从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出发,本文对舍块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进行了优化,与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相比,优化后的用地结构与布局更加重视自然生态因素的影响并切实考虑了当地实际发展的需求,也较好地解决了土地利用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优化配置后的用地布局更加科学且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优化结果分析表明,优化后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使得舍块乡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优化前增加了47.48%,有效地提升了舍块乡土地利用的生态效应,有力地保护了舍块乡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时,进一步满足了舍块乡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需要,提升了总体土地利用率和综合效益。本文提出的土地资源保护与特色产业用地开发优化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未来舍块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青少年的健康对于国家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纳入到国家各类政策的考虑范围之内。《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制定的初衷就是国家把学生身体素质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计划,给这些学生提供营养餐,提高他们的身体素养。2011年,在国务院的指导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正式开始,S县是在2012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自实施以来,经过探索,目前
学位
2015年,《"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正式出台,方案中明确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实行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其最初的意义就是通过多方位对贫困人口生存环境和居住条件进行调整,通过对产业结构多方位进行调整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了搬迁人口走上致富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多方位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方式来增加经济收益,实现搬迁人口的走上致富发展的道路。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力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的
网络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了社会舆情的载体与社会问题的放大镜,消息经由网络能够迅速的传达到各个地方,在短时间内发酵为网络舆情。尽管各级政府不断探寻解决路径,也取得些许成效,可是应该怎样捕捉舆情与把控动态,作出正确的决策,还需各级政府继续攻坚克难。  本研究以河南省Y县A事件为例(A事件是指4名儿童被土方压埋身亡事件),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问卷调研法对A事件进行深刻剖析,
学位
全口径预算和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政府审计机关应全程参与政府预算,发挥“免疫系统”的揭露、抵御与预防作用,进而提高政府预算决策的科学性、配置的合理性以及预算的可执行性。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现行预算管理制度也暴露出一些不符合公共财政制度和现代国家治理要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预算管理和控制方式不够科学、跨年度预算平
学位
现阶段,我国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公共服务产出效益低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乡镇政府是国家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府,是直接连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公共服务能力的高低,对社会基层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宁夏石嘴山市星海镇为例,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学位
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了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我国最近一次政府机构改革已于2019年3月基本完成,此次改革,从中央到地方明确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列为重要预设效果之一。一些地方政府设立了相关的常设机构或议事协调机构,还有一些重新规划了与营商环境有关的政府部门的职能。虽然改革整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完成组织架构重建只是政府机构改革的第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导向下的地方
学位
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持续增多和社会矛盾的频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也呈现上升趋势,并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进入到公众视野。在新时代社会转型期做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案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通过构建互动关系矩阵和网络社群图,分别对中心性、结构洞、密度与距离、核心-边缘、
地方政府治理改革进程中,公共服务供给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时,公共服务外包便应用而生。污水处理也可成为市场化的公共服务项目。本文对污水处理外包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通过查找文献等多种方法对国内外污水处理服务外包研究进行系统化的梳理。本文以对银川市污水处理外包管理具体实践为研究对象,根据目前政府和企业合作管理现状,对银川市住建局、环保局、等相关政府单位及达力(银川)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第三污水处理厂、第三方运维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的负担也持续加重,养老服务供求矛盾逐渐显现。宁夏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在公共服务均等化尚未完全实现的背景下,探讨宁夏农村养老服务供求矛盾十分必要。  本文基于对宁夏南北部两个乡镇农村养老服务供求现状的调查,运用公共物品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式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和归纳演绎分析法,对宁夏农村养老服务供求矛盾表现及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是一件很有意义和值得探索的治理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①当前随着农村人口流出量不断增多,“大量农村精英‘离土又离乡’,乡村中老人、妇女、儿童以及其他弱势群体居多,导致农村社会治理人才短缺、社会治理主体弱化。”②  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普遍是“乡政村治”中如何去平衡治理结构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