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认知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变革的基础之一是对于学习的认识。人是如何学习的?一百多年以来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们致力于揭示学习的本质并希望由此变革学校的学习与教育。尤其是1990年以来,西方学术界高度关注学习理论的研究,引发了学习理论革命性的变化,人的学习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对象,涌现出诸多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这些理论流派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运用新的理念,新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推陈出新,分布式认知理论就是其中之一。分布式认知理论借鉴认知科学、人类学、文化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对认知的相关研究,通过对自然工作场景中认知现象的研究提出新的人类认知的图景。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知识和认知并不是限定于个体中,相反,是分布于个体、其他人、人工制品以及环境之中;认知活动不仅仅依赖于认知主体,还涉及其他认知个体、认知对象、认知工具、认知环境等因素。分布式认知理论作为现代学习理论成为变革学习的又一理论基础与框架。因此,对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对改变传统的教育与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分为五部分,包括导论、分布式认知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分布式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教育实践案例、分布式认知理论对我国教育变革的意义。首先,导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并阐明了研究问题、方法、目的和意义。第二章简要梳理了分布式认知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状况,使读者对分布式认知理论的产生发展有简明的了解。第三章系统阐述了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内涵和主要特征,并与其他相关学习理论做了分析比较。分布式认知理论把参与认知活动的全部因素组成的功能系统作为分析单元,注重个体、环境、表征媒体以及人工制品的交互作用。第四章从两个不同的角度选取并分析了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教育实践案例。最后,通过案例的分析来探讨分布式认知理论对于我国教育变革的意义,分别从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以及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改进等层面重点分析分布式认知理论对于教育实践的蕴涵。
其他文献
直觉思维在解决数学逻辑相关问题的一切思维的样式时,是相对于其他思维方式地位较高的,方式比较明了直接的一种。这种思维模式防止学生走进误区,引导学生进入一条通往正确的
<正>各种传媒是传递信息、增进沟通、凝聚共识、引发舆论的必备工具。电视传媒与网络传媒是当前两大主流传媒形式,各具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优势。网络传媒是传媒产业化运作的
医疗卫生信息化是实现卫生体制飞速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及时提供病人的各种数字医疗信息,建立信息的共享、流动和智能运用,可以实现更加方便而快捷
目的:观察麻黄橘味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室收治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城市群作为城市化的基本形式和区域发展的主要载体,其发展过程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显著地呈现出以城市群形
经济增长和消费问题都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约9.5%,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持续高增长奇迹,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续的改善。基于需求层面本文
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目标。新闻媒体作
目的在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的基础上探讨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fussion Tensor Imaging, DTI)
生活形态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以生活形态划分细分市场研究娱乐休闲意向,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广州市民抽样调查得到基础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法得出5类生活形态迥异的细分市
通过在我院医院药房管理中融入品管圈的管理手法和技巧,对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按戴明循环法,逐步加以解决,有效降低了药房的退药率及处方调配差错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推进了